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秦汉时期铜镜特点

秦汉时期是中国铜镜又一重要时期,除秦代时间较短,尚有春秋战国遗风外,汉代铜镜在主题纹饰和表现手法上不断创新,赋予了汉镜新的审美情趣。神话传说、禽鸟、瑞兽、四神、羽人等是汉镜的主题纹饰。同时,铭文成为铜镜纹饰的组成部分,铭文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排列灵活,铭文字形以篆、隶为主,根据装饰特点略有变化,如与汉印字体有关的缪篆体,装饰性较强的悬针篆等,也有笔画作刀斧状的。一般来说,西汉前期以小篆为主,字形与泰山石刻相似。新莽东汉时,铜镜的主要铭文流行简化隶体。在纹饰表现技法上,汉代铜镜以单线条勾勒纹饰轮廓,地纹与主题纹饰之别消失,主纹成为铜镜的单一图案,不再使用在地纹上饰主纹的表现手法。东汉中期以后,又突破单线勾勒纹饰轮廓的技法,运用浮雕技术表现主题纹饰,使主题纹饰图案高低起伏,层次分明,显得生动活泼自然。纹饰的视角效果由单一式的平面线条,变化为高低错落,赋有立体感的图案纹饰,开创了后世铜镜高浮雕的制作手法。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