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清雍正珐琅彩山水碗

清雍正珐琅彩山水碗,此品侈口窄唇,弧形深壁,矮圈足。胎体洁白,晶莹剔透。外壁以蓝料彩描绘山水景色,薄胎白釉,弧形碗壁一面彩画蓝料山水,画中山崖石壁上由细笔描绘出来的线条,为表现阴阳向背所晕染出来浓淡色泽,与凝聚于山头的苔点,以及溪旁的林树、舟渚、茅屋等无不精细入微,大有提供观赏游览之功能。另一面以墨书题写:“一江绿水浮岚影,两岸青山夹翠涛”,题句前后并以红料描画“寿如”、“山高”、“水长”三印。底素白,中心以蓝料书“雍正年制”,四字宋体款。

基本信息

  【器物名称】清雍正珐琅彩山水碗
  【材质类别】瓷器
  【制作年代】清代雍正
  【文物原属】中国故宫博物院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器型规格】高6.9公分,口径14.9公分

相关资料

  珐琅彩瓷,始创于清康熙,以铜胎珐琅器为蓝本,式样单纯。雍正六年后,珐琅彩料由原本从国外进口,转而开始自制。由于彩料的关系,珐琅彩瓷的纹饰取材得以不受拘束,除花鸟、人物、山水外,画面还刻意留白以加题诗句、闲章,将“诗、书、画”的韵味汇集于器物创作中。[1]
  相较于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雍正官窑的作品,逐渐往视器面如同画面的方向发展,此时彩色底釉渐为白釉所取代,画珐琅人彷佛在素白的纸或绢上作画,无论是由宫廷画家亲自执笔画图,或者只是提供画稿让画匠来依稿绘制,在追模文人书画雅趣的诉求下,珐琅彩瓷的图绘愈发精致细腻,完全以比照院画水平为能事。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