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画壶上花农小憩

  鼻烟壶内画工艺起源于清乾嘉年间。最初,工匠们是在没有经过磨砂的料器、水晶烟壶的膛里作画,因其光滑不易着墨和色彩,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后来,艺人们用铁砂、金在烟壶内来回摇晃、摩擦,使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状,易于着墨,在其上所作书画效果近于宣纸,这样才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但仍未脱尽匠气。


  直到光绪年间,内画工艺方臻完美,题材广泛,技艺精湛,周乐元、叶仲山、马少宣、孙星五等诸位名家纷纷脱颖而出。山东菏泽市博物馆现藏的一件马少宣绘水晶内画烟壶,无论是从选料、造型,还是书画艺术上来看,都堪称妙品。


  该壶高6厘米,口外径1.5厘米,晶莹剔透,通体无瑕。直口,溜肩,垂腹,小圈足。正面绘一花农释担小憩,所挑花篮中花卉色彩纷呈,人物、花木均刻画得精确细微,极富生活气息。上有题款“息肩图”,并配有“不是绮园多胜事,那从闾苑斗芳菲”的诗句,落款“少宣作”。


  壶的背面行书题诗:“百般幻影随挥洒,翻笑滕王太认真。”又有楷书四句:“绿林野屋,花草精神。脱有形似,明月前身。”落款“丁酉冬十月,马少宣”,其下画白文印章“少宣”。


  马少宣,生卒年月不详,清末民初北京人,据传曾为皇室御用工匠,内画技艺高超,与周乐元、叶仲山齐名。其所制烟壶大多半写半画,正面为绘画,背面为书法,书画结合,相得益彰。绘画多以人物为题材,书法师法欧阳修,工整严谨,书画功力俱深,其传世作品在国内外竞拍中,所创价位不俗。

    上一篇:清宫里的绝活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