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艺术小组实践展力利记艺术空间开幕


“静物”一词,英文和德文的说法分别是Still Life和Stillleben,直译为“静止的生命”;而拉丁语族的法文和意大利文的说法则是Nature Morte和Natura Morta,意为“死去的自然”――表达上的死生相异反映出思维方式的迥异。同样的,作为艺术史中重要母题的“静物画”,在不同画家手中(重要画家诸如夏尔丹、莫兰迪、塞尚、牧溪、齐白石等),由于各自使用艺术语言的不同表达也各有区别:或将安静的情绪和私密感作为表现的目的,或在看似平淡的绘画中引入了不同的寓意和机锋。
静物画的实践也引发着哲学家的哲思,如海德格尔在《林中路》开篇论述“物之物性”时,借梵高的农鞋静物画引发了关于“物中有诗”的思考。而“画静物”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传统中,是训练构图和空间意识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对“画静物”的训练,也是通过对静物的传移模写让习画者从中悟静,锻炼习画者的静功和完成一件作品的能力。
2012年9月23日至10月30日,由力利记艺术空间策划的首个展览项目“静物”,将集中展现六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的年轻艺术家团体“阳台”艺术小组(Balcony Collectiv)的实践,他们藉由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和录像等多种媒介来呈现不同的艺术主题,以自己的工作实践回应和审视着历史久远的静物画传统,超越了艺术史中“静物主题”的现有标准语言以及标准叙事方式。他们从作为表象的周遭世界和成为知识的通俗文化中获取养分,有创造性的将人们习以为常的材料转变成令人称奇的艺术媒介。展览将探讨这些艺术家的最新艺术实验成果在整个现有艺术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特质;以及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对彼此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静物”展是“阳台”小组一系列合作计划的开始。阳台/ Balcony Collective是由六位活跃在北京的年轻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小组,他们在2011年开始在一起讨论、工作,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组成员包括付桐、蒋海燕、李辰子、刘耕田、伍伟、于瀛。“阳台”一词意味着他们理想的艺术场域介于社会和公寓之间。和大多数以“艺术小组”形式出现的年轻艺术团体的面貌不同,这六位艺术家在工作中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他们在聚会和聊天中讨论出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并在对彼此作品的批评和交换意见中审视着自己艺术实践的有效性,在当代艺术的各种潮流中以一种集体的力量坚守着对于艺术独特的价值判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