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三代艺术家相聚一场画展
报道/吴启基
拜同文同种之赐,新中两国人民和艺术的交流,源远流长,于今尤烈。即将举行的“交流2011―新加坡中国著名画家精品展”,包括12名中国艺术家和10名新加坡艺术家的作品。展出不但让我们看到新中多位名家的作品,也有机会一窥两国青年才俊的艺术表现。
展出由南洋艺术学院与新加坡现代画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及北京银谷艺术馆合作主办,精选了新加坡和中国三代艺术家的作品共44件,先在北京和上海展出,新加坡是第三站。
主办单位在谈到展出缘起时说,两国的艺术情缘,可以追溯到70余年前。1930年代,一批先驱艺术家如林学大、陈宗瑞和钟四宾南来新加坡定居,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在新加坡点燃了艺术创作的火苗。值得一提的,其中四位画家后来还赴东马西马和Q厘岛写生作画,开创了结合东西方绘画技巧,反映东南亚热带风土人情的南洋画风。
南来画家
对本地美术教育的重大贡献
先驱画家中,还有在美术教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林学大。他于1938年成立了南洋美专(今天的南洋艺术学院)并担任创校校长。其他先驱艺术家,也大多曾在美专执教。多年来,他们润物无声,为新加坡培养了许多艺术后继者。可贵的是学生在创作上受到老师身教言教的影响,使一脉相传的南洋画风,开枝散叶,得到继承和发扬。
作品参与展出的10名本地艺术家,有南艺第二任校长林友权,青年艺术家巫思远、麦毓权,及新加坡文化奖得主吴珉权。另外还有蔡荣恩、范少华、甘智坚、赖瑞龙、王瑾。
中国的参展艺术家,分别来自北京和上海。已故著名画家吴作人的作品也在参展之列。吴作人年青时展露非凡艺术天分,在上海艺术大学就读时被艺术大师徐悲鸿发掘。吴作人以水墨画著称,作品题材以中国西部的牦牛和骆驼为主。这次画展将展出他的两幅作品。
观展者也会发现北京和上海艺术家之间的有趣地域差别。北京参展作品,多为中国水墨画,比如吴作人夫人萧淑芳,以花卉题材为主,邓小平女儿邓林则画风景画。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海的艺术家选择不同的全新创作媒介,风格和题材也各异。
交流早在1930年代就开始
南艺院长朱添寿说:“南艺参与联办这个画展,也为庆祝中新建交20余年。两国的文化交流早在193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从中国南来的一批艺术家包括南艺创校校长林学大,他创办南艺并在南艺执教。南艺自首批14名学生毕业后,不断演变和发展,如今已成东南亚首屈一指的艺术学府。我们将继承先驱艺术家的精神,与其它国家如中国的艺术界保持密切联系,继续主办跨国文化交流活动,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大众对于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期待着未来举办更多类似的画展。”
画展策展人陈莉玲说:“艺术作品,无论是中国水墨画还是西洋画,都无声地表达了艺术家,作为一个地球人所面对的矛盾和分歧。这些话语所无法传达的讯息透过画笔流露在墨彩和油彩之间。通过艺术,两个讲不同语言的人,也能在某一点产生共鸣。”
“交流2011―新加坡中国著名画家精品展”,将于明天(1月28日)傍晚6时30分开幕,国家文物局主席许通美教授是主宾,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魏苇为特邀嘉宾。
●日期:1月29日至2月13日;时间:上午11时至傍晚6时(农历新年初一至初三休息)
地点:南艺第一校舍第一和第二展览厅(明古连街80号)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