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书画收藏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那就是有位大姐在1973年存到了银行里1200元钱,经过44年的利滚利之后,你们猜大姐最后取出来多少钱?其实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答案了,那就是2684元!很多网友调侃道:当初存进去一栋楼,如今取出来一张床。
在1973年时能有1200元的家庭是相当少的,那时候十几块钱就是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啊。如果当初大姐的家人没有把这1200元存入银行,而是全部拿来购买当时一些艺术家的字画艺术品的话,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如今手里有个几亿都不成问题。很多人看完后都会叹息,我这么些年花的钱存的钱其实和这位大姐的1200元存银行其实也没太大区别,早知道当初就买些字画收藏了,一切都太晚了呀! 马未都:“收藏什么时候都不晚,就跟结婚一样,不能说好姑娘被娶走了,就不结婚了。”“别老想着撞着一个好东西发一笔财。这是生活的一个乐趣,买这个东西获得经济上的好处,那是你的运气,不应该是你的追求。”马未都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又一轮收藏盛世尤其是大众收藏已经来临,注重乐趣成为一条重要的标准。 “我们历史上有多次盛世,都会创造出灿烂的文化。”马未都讲座开始,谈起了文化与收藏的关系。他说,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文字,可能是经过筛选的,总有缺憾之处,而保留的文物却可以反映当时的文化状态。 随后,马未都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盛世,包括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北宋晚期、明代后期以及乾隆盛世。他表示,收藏需要了解一些历史,随后他向听众展示了近些年部分高价成交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图片及背后的一些故事。 随着收藏热兴起,不少古玩价格一路飞涨,这也让想要涉足的藏家感觉难以下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还想收藏该怎么做?其实可以放眼未来,着眼于当下,当代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就是不错的选择,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等等这些艺术大家的画作现在拍卖动辄就是过亿,可是放在几十年前也就一壶好酒就能换到。如果当时能省口酒钱换回一幅齐白石的画那今天你就是亿万富翁了。马老师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重新活过一次,那么肯定都是人生赢家。就比如说各位如果可以从新活一次的话,早些年多换些字画,现在各个都是富翁了,不过可惜的是,人生没有如果,世上也没有后悔药。 “收藏什么时候都不晚,就跟结婚一样,不能说好姑娘被娶走了,就不结婚了。”马未都说,但收藏事先要做一些理论准备,别什么都不明白就冲上去。与以前相比,现在学习收藏的途径非常多,不仅有很多相关书籍,同时各大博物馆举办的各种展览也很多,一些百年老字号比如荣宝斋,再比如拍卖公司的预展也是藏家学习知识的途径。 和所有的投资领域一样,很多投资人抱着“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进入,往往最后得不偿失。马未都建议,所有的收藏人都要针对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收藏是一种乐趣,倾囊而出会将乐趣变为负担。 谈到乐趣,马未都反复强调兴趣和乐趣本身的重要性。“在这个行业里,你有多少钱就跟没钱一样。”文物收藏正从小众化变为大众化,马未都认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首先是戒贪。“别老想着撞着一个好东西发一笔财。这是生活的一个乐趣,买这个东西获得经济上的好处,那是你的运气,不应该是你的追求。”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