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藏 张书旂《牡丹鸡》
张书旂 牡丹鸡 年代不详 109.5×34.2cm 中国美术馆藏
鸡为“五德”之禽,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为很多花鸟画名家所选。鸡亦是张书旂先生钟爱的题材。
张书旂(1900—1957),名世忠,字书旂。浙江浦江人。有《翎毛集》《书旂画集》《张书旂画集》存世,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取法于任伯年,又得高剑父与吕凤子亲授,且勤于写生,工于设色,其画风清新流丽而独标一格。1929年,受徐悲鸿激赏力荐,旋即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科任教。这一机遇使得他的艺术事业快速发展,声誉日增。1939年,所作《百鸽图》被赠予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呼吁美国加强反法西斯斗争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罗斯福极其喜爱此画,因此邀请先生访美。《百鸽画》则成为悬挂在白宫的第一幅中国画!抗战胜利后,先生移居美国,此后更享誉海内外。
张书旂善于用粉,能“粉分五色”;有“白粉主义画家”之称。综观先生多幅鸡作于染色宣纸上成画,画中巧用白粉点染花卉与公鸡头背翎毛,其手法娴熟,风格浓丽秀雅,极尽生动并颇具古意。画中鸡取谐音之“吉”,再以山石为背景,喻为基石,加花卉则寓意美好。这也是先生讲求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构图安排,深耕翎毛、花木、山石之间画面关系的研究之作。他更曾“以何种禽鸟须配以何种花木”作为创作课题。细品此画,不难发现先生在这一次创作中,将翎毛置于显要位置,而花木、山石则作为极简的点缀配之。笔法上,追求笔简意繁,且已达炉火纯青的境地。正如他自己所讲:“当余作翎毛,每伸素纸。有时纸上忽现鸟状,神彩奕奕,宛然在目。即握管一挥,每得佳作。”
远观这幅作品,笔墨的苍劲有力令健步往上之鸡器宇不凡,仰首观花之姿态传神,呼之欲出。吕凤子曾评先生的花鸟画道:“画花似闻香,画鸟如欲语。”其意境令人神往。
张书旂还是爱国人士,曾竭尽全力为抗战卖画筹款。可惜积劳成疾,天不假年,于1957年在美国病逝。试想先生若有康健之体,必定能在艺术创作之路上取得更高成就,今日也不至于令我辈嗟叹惋惜!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从文化部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艺术品市场已进入“金融时代”!早知道早受益!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