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俞致贞草虫花卉十四帧:造型完美,生动传神

发布日期:2022-08-09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匿名    阅读:1097   版权与免责声明

俞致贞(1915—1995.5.)女,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 ,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俞致贞草虫花卉十四帧,每幅21×31 cm, 虽是尺幅小品,经过画家的加工处理,构图简洁精炼,真是加一笔嫌多,减一笔又太少。而对主体花、茎、叶的刻画精到美妙,每一幅的结构都别具匠心,不落俗套。

工笔画往往给人感觉只是细致柔美的,但是中国工笔画史上是非常重视笔墨功力的。俞致贞先生一直强调工细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工笔画一定要“工细兼力”。工笔花鸟画要运用传统的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勾勒线条要用中国书法中很讲究的线条“写”出来。如果没有传统功力,没有书法的锻炼,只是用细弱无力的线在“描”,只有色彩的堆砌,画出只能是一些柔弱无力的庸俗作品。

俞致贞画上的线条刚健挺拔,爽利痛快。她自幼喜爱书法,几十年来在于非闇、黄宾虹指导下练习书法篆刻。她擅长篆书,并长期研习宋徽宗的“瘦金体”,功力非常深厚,从她在画上题的字来看真是细硬挺健、婀娜多姿。她把这种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力移入画面,使得她的画中的线条充满“力”与“变”之美。

线条的力量感是基础,在绘画中还要根据所要表现的花、鸟、树、石的形象、结构、质感、前后层次应用种种“变”化的线来勾勒。俞致贞充分用线的变化来表达物象的美感。一般勾薄嫩的花、叶都是用细笔中锋,而勾皴树、石、地坡时则中、侧锋并用;在勾枝干和竹子的节时用笔有顿、有挫;按照质感的不同,勾树石时用笔方硬,勾花卉时用笔圆柔;勾鸟的嘴部、足尖用笔锋利而实在,勾鸟的羽毛则柔细而虚入虚出;勾前面的物象用笔要连,勾后边的物象则用笔要断;勾花瓣、叶片的主脉用线要挺直,勾花叶边线则有顿挫、方圆、曲折、连断的变化;勾叶子尖端三条线近边实、远边虚,勾叶尖部收笔时有勒、有放、有俯、有仰,有许多变化。

勾勒牡丹、芍药等花瓣的边缘时,俞先生做了深入的分析:牡丹、芍药等花瓣,有一根主筋,按照不同角度可勾可不勾,但到边缘处要虚出。而牡丹边缘线薄而嫩,产生不同变化:一是波浪状起伏,要用中锋细线随波状勾勒;二是缺刻,是花瓣本身生成、勾时凹进部分是圆形;三是撕裂,花瓣裂口凹进部分是尖的,撕裂口两条边线可以合上;四是褶皱,褶皱如衣服裙边是一个压一个的关系,勾时分清上下关系,勾到上边线条逐渐虚出。勾叶子的边缘也有这些变化。俞致贞对边缘线的分析和处理使她画的牡丹、芍药形象更丰富、生动,笔法灵活多变。

俞致贞渲染色彩原则上仍是以继承传统色彩规律,不画光影变化,而追求平面化的处理,具有装饰性。而另一面,基于长期写生对花卉色彩的观察体会,她还加强了染色时的真实生动性,例如她画的牡丹、芍药这些花瓣层次多的花卉,她总是强调在上下层次之间加以分染,特别是花瓣的基部,总是要用更重的色彩加强分染,如白色花要加染赭绿,黄色的花要用赭石和胭脂分染,这样花朵层次分明,不“泥”不“平”,花瓣“活脱”,立体感更强。

一般花鸟画家重视花而不重视茎、叶的造型,俞先生说树干和茎,犹如舞蹈者的身躯,枝叶如同舞蹈者的双臂,俞致贞画中的花大多呈“之”字形、如舞蹈者的姿态。俞致贞说花与花之间要有开合呼应之趣;叶子有正、侧、反背多种变化,相互间顾盼生情。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