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颜体楷书写得松散又凝神,在全国书法展上次次入展
当代书法展上,如果把前人的作品临摹得太像,想要入展是不可能的事,那样的话,评委会认为你是抄袭或照搬古人而没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但如果写得不像,没有神韵,评委也会觉得这是学古不深,入展更不可能。那么,如果在书法大赛上,如何才能写出既有古意又有创新的书法作品?这是大家所一直关心的问题。我们从历届书法大赛中入展的颜体楷书作品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样本进行一些分析,也许会对学习颜体书法的人有所帮助。
上面的这些入展作品,这位作者主攻颜真卿楷书,从他的各个入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同一个风格,除了纸张、章法等不同外,其它大都是以大字作品为主的竖幅形式,但即使是这样,但只要他一投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能入展的。这位作者为什么会次次入展?难道他有什么窍门或者好的方法吗?下面对此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是从取法上来看,他是以颜真卿的晚年作品为基调而进行的书法创作。这位作者虽为90后,年纪不算大,但他站在位置或取法并没有选择颜真卿在中年以前的作品之上,这一点可能是他看到了书法,尤其是当代书法展览的基本要求:“根植传统,鼓励创新”,如果他是学习颜真卿青年时期的作品,那么有可能在创新上是很难达到的,而晚年时期的作品,其变法方法则要可能多一些了。
二是从其用笔上看,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颜体楷书最大的特点是有宽博之气,而这宽博气则是来自于颜真卿的篆籀用笔方法,有了这个笔法,书法就会显得厚重、雄浑,而这位作者在书法学习中,尤其注重这个笔法,也许是他在平日的学习中加强了对篆籀笔法的练习,而在创新时,也就会得心应手,这种习惯也许是他在现在或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因此,他的作品入展也就符合笔法的要求。
三是从作品风格上看,这些入展作品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松散中有凝神,散淡中能聚气。我们注意到,他的这些楷书作品很是老辣,根本不像是一位年轻人所创作的,如果不是看出生日期,也许评委会看走眼,以为是一位老者所写。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感觉?其实,这位作者在书写中使用了一个极为可贵的方法,那就是让书法“变”的散淡一些,把字写得松散一些,但又不失凝神凝气,这也是当代书法创新的可贵方法。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一直向往古时文人书斋生活,闲淡自适,悠然自乐。考虑到八尺展厅效果和书风的特点,尝试在地上挥墨书写,以体现出颜鲁公的风采神韵!气息和格调是一幅书法作品真正灵魂,胸有诗书才能下笔不俗。一副好的书法作品也应该具备笔墨技巧纯熟,扎实的基础、良好的创作心态,力求以经典为根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