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书画鉴赏
收藏者在收集书籍时,常从书籍是否有著录、名家手记等方面,寻找与真伪相近的边缘内容,以此来判断人们的心理负担与定价。然而,从画作本身来看,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画作本身,第一,画作的笔墨风格与作者的传世真迹是否相符,例如:砚法、画法、画法、人的面形、衣饰等,均具有当时书画家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其次要注意材料和装帧方式。纸张和丝绸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年代。同时,装帧又有其时代特征,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特有的装帧样式和特征,这也必定与当时绘画的纸、画家的画风一致。第三、考察每位书画艺术家的笔墨特色。像王铎、傅山的“快”,文征明、吴镇的“慢”,刘墉的“浓”,王文治的“淡”,大家的习气都不一样,所以平日里要多观察,记下他们的特点。
第四点,题目的出处。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笔法,例如“唐寅”两字在早期和中期都有不同的笔法。此外,文人印刷较多,印刷应归纳其规律性。第五、除书画本身之外,文人彼此题字也是必要的。名人题字也有价值。《石渠宝笈》中的乾隆、嘉庆印、项元汴、耿昭忠、安仪周、近代吴湖帆和张大千的古玺,在藏书鉴藏人的鉴藏印中,也有不少的问题。为了增加价值,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增加。因此,鉴定时,画家的本款、鉴定人员的盖章、收藏者的盖章,必须认真对照。最后,这就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不要迷信书籍和刻字。就拿祝允明那本《行草诗词卷》来说,拍卖行没有找到它的编目,但是我却找到了它。所以,这幅画是为王阳明的弟子黄省增而写的。前二句为祝允明《怀星堂集》中所载,后一句为无书,但与之比较,亦有助于对其祝辞的研究。然而,对这本书的研究,仅能证明他的诗集中收录了诗作,并不能确保墨水真伪。因此,书法和绘画的笔墨特色是最为关键的。
书画欣赏是鉴和赏的两个层次,要区别对待,首先鉴,然后赏。明代后期苏州松江一带,山寨盛行,如吴门四家和董其昌等山寨,许多工匠靠山寨谋生。因此,流传下来的“多胞胎”作品非常之多,这就使得我们在各个博物馆中见到了相同的收藏。再加上较为复杂的代写之事,文征明和董其昌等人也都有涉及。文征明由他的儿子和学生代笔,而董其昌的亲信们代笔.代为书写,是指由他人代为书写或作画,但其题名及盖章须为书家本人,且经本人同意或知悉的除外。如题款及印章均非作者本人之,则属作伪。从南北朝开始,先后有四次假货高潮:北宋后期、明末清初、清末民初和九十年代。譬如张大千临,就模仿过许多史韬的画作,还有许多奇闻轶事,更是曾经被张大千收藏过。就算张大千成名,赝品也是赝品,对于艺术品的传承与研究还是有负面影响的。代写、仿制作品对艺术的传承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由画家的子侄、弟子们反复验证自己的笔法和风格。但其恶果却远大于益处:对那些继承艺术、文化、研究成果的人来说,常常由于研究某一位艺术家的代笔作品或仿制品而与其历史真相背道而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