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有两个特点,难怪很多人看不懂!
原来齐白石绘画有这两个特点,难怪别人不理解!
近代很多画家喜欢齐白石作品,很多人说是因为他的画中有两个秘密,而正因为这两个秘密所以一般画家难以企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为画坛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他的画可不是像工笔画家那样注重于色彩鲜艳的物象,他是写意画,而且颜色也不是特别用的多,从他笔下诞生的作品,大多是大家很容易见到的瓜果蔬菜。
比如桃子之类的,用色虽然鲜艳但是却一点也不俗,反而看起来挺高级。在他笔下的大写意寥寥数笔就能创造出受到欢迎的作品来,但是也有人不理解齐白石的画,就是不懂他画中这两个秘密。
如果能够感悟到齐白石画中的两个特点,自然懂得齐白石画的精妙之所在,首先我们看齐白石作品的来历,第一就是受到海上画派吴昌硕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近代以来吴昌硕占领画坛百年有余,影响了后来绘画风格的走向,几乎画坛人人都要学习他的,而齐白石就是因为他才被大家所接受。
地近来学习吴昌硕者很多,真正的能成为大家的却很少,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他学习吴昌硕而又有所发展开创了自己的风格,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师。
那么齐白石绘画的精妙之处在哪里呢,很多人之所以不理解就是没有搞懂齐白石绘画的特点。
首先就是齐白石绘画的形式美,在齐白石的笔下题材众多,有些文人雅士不屑一顾的题材被齐白石画出了妙趣。很明显他比较看重形式,而古人讲的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在他这里通通不好用了,他的石头只有一面。
看到他的石头,很多人说这不对,明明只有三面,在他这里居然是一面,其实就是没有明白他画的形式美,而重形式的他自然是减弱了其他。
只看中物象组合之间的关系,不讲究单个物体是不是合乎法度。只抓住客观物体的气韵,笔墨畅快淋漓,形成一种鲜活的形象。
而多数人画大写意的时候会注重外在形式,这样往往失去了大写意本身的意境。而齐白石就不一样了,所做物像不拘一格,物体涂涂抹抹只用数笔就可,加入太过执着物象就会被束缚,写意画就好不好。
第二个秘密就是他富有天真的童趣,而这个是他成为大师必备的因素之一,为什么说他的画中有天真的童趣呢,因为齐白石始终保持一颗童心。
我们去看看孩子是怎么作画的,很大程度他们画出来的作品和成年人画的不一样,儿童看待客观事物直觉多一些,对待物体的感受也更加直接。
而成年人看完之后却要进行加工和构思,说直接表现不能称之为艺术美感。然而大写意就需要这样的天真自然和童趣在里面,所以齐白石刚好具备这个条件。
由此以来齐白石的作品更加直接,给我们的感觉是雅俗共赏的。
或许他对孩子的这一点比较理解的透彻,有刻意把这行理解融入到绘画之中,就使得他的作品富有了童趣,这种方法并不是他创立的,而是以前早就有人这么干了,他只是继承并发扬和传承而已。
首先楷就这么干过,可见他们都是具备有童趣的人。可见童年经历丰富的齐白石自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所以他的作品与众不同。
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都明白这么一定,学习一个人的作品很容易,但是要理解他作品的气韵却很难,可见临摹别人作品仅仅是临摹的影视形式,而对其气韵却不了解。
所以我们理解一个人的作品更应该从气韵开始,看齐白石的作品就要从他的形式和童趣出发,而一般画家画不出来,也正是这两个点不理解。
只要理解了这两点,你的作品也自然厉害,当然也离不开深刻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生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