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的影响力为啥这么大?
定窑,不仅属于五大名窑,还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从唐代晚期开始烧制,历经五代、北宋、金、元等五个朝代,早已声名远播。因惊人的装饰技巧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一时之间,引得各地窑口纷纷效仿,形成了庞大的定窑体系。定窑系窑口的的确确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艺和制瓷风格。
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覆烧工艺是定窑发明创造出来的,装烧的时候是把碗盘之类的器物口沿扣在匣钵里烧制:也就是碗口朝下烧制。使用覆烧工艺之前一个器物只能盛放在一个匣钵里;改用覆烧后,一个匣钵里可以装多个器物。相同的窑炉,消耗相同的燃料,覆烧的产量是普通烧制的几倍。覆烧工艺的发明,提高了瓷器产量、降低了瓷器的价格、缓解了瓷器市场上供需矛盾。覆烧工艺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次重要技术革新。
宋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
定窑的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中晚期,纹饰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密而不乱。定窑印花瓷器在宋代印花白瓷中最具代表性,是陶瓷艺术中的珍品。据研究表明定窑印花的的图案来自于定州缂丝,定州缂丝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属于皇家御用,北宋时期是定州缂丝艺术品的鼎盛时期。定窑工匠们将金银器的模造技法和丝织物的图案与白瓷的烧造技术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定窑白瓷上的印花装饰,一开始就显得比较成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宋定窑白釉印花缠枝海石榴纹笠式碗
五代和北宋早期定窑白釉常常白中闪青,之后则白中微泛黄,呈象牙般柔和质感。这是由于以煤取代柴作为烧窑燃料,窑炉气氛由还原转向氧化所致。煤的使用提高了燃烧效率,改变了烧成气氛,增强了窑炉的保温性,对于提高装烧量和保证烧成率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北方地区制瓷业的重要技术革新。
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定窑除以烧制白瓷而驰名大江南北之外,还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器。明曹昭《格古要论》:“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俱出定州“。由此可见,在古代定窑黑釉和酱釉瓷器就比白釉价格高,现在也是如此。艺术品价格一般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的。古代文献里还有定州红瓷的记载,定州红瓷是不是定窑酱釉瓷,还是个疑问?
宋定窑酱釉花口盘
定窑的文献记载数量在五大名窑里是首屈一指的,最早记载定窑的文献是苏东坡的《试院煎茶》里“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这里的”定州花瓷“指的是瓷器上的纹饰:刻花、划花和印花等。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天下白“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达,不在于描述瓷器有多白,而在于表达天下人都爱它。
宋定窑白釉刻回纹盏托
定窑能形成一个大窑系,主要是因为窑业技术的精进,如发明了覆烧法、印花装饰工艺、以煤为燃。同时定窑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和大量传世品,这些是后人研究定窑的宝贵资料。这是定窑系的主要成就,也是中国陶瓷业的成就。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