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过推动艺术品文化产业新规定!民藏要火爆了!
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其中,“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一项内容颇受关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3日也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谈及此事。在这项利好消息的影响下,民间收藏能否就此迎来“春天”?又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文物收藏热呢?
文化艺术品收藏也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一种优质方式。一个家庭没有文化是很可怕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打折扣。文脉的延续对一个家族的品格和思想素质以及文化修养的熏陶极其重要。并且投资收藏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延续,价值不断地体现和放大。世界上也只有艺术品的价值具备永久性和很强的价值复活力量,多少战争和灾难过后,艺术品的价值能再次复活,而其他的一切荡然无存。
所以在民间,“文物收藏”一直是比较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规划》中亦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同时要规范文物鉴定活动,推广科技手段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物行业经费相当困难,一度提出“以文养文”。那时虽然并没有“资产化”的概念,但事实上还是以文物机构的藏品、馆舍、人员和资金等作为要素,投入经营活动。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解释,《文物保护法》第50条明确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5种方式合法收藏文物,一是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二是从文物商店购买;三是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四是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五是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具体说来,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收藏出土文物和出水文物,不能收藏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不能收藏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相关构件;不得买卖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该负责人表示。
为了保证该项举措的实施,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说,将开展民间文物收藏情况调研,组织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相关课题研究,建立健全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印发《文物拍卖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文物市场管理办法》,“规范文物经营活动,引导民间收藏行为”。
的确,这些年有不少民间收藏家办展的消息见诸报道,民间的“文物收藏热”方兴未艾。对此,爱好收藏的广大藏家表示,期待国家在《规划》之下继续出台措施,让市场更加规范,同时有更多平台能做一些收藏知识、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国家开始囤艺术品了,这意味着什么?
- 2025年古玩市场:这些极为重要的事,你一定要明白!
- 弘仁元网拍!2025“七月”名家书画无底价专场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没看错吧!定了!艺术品作为国家的储备资产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当艺术品遇上资产化:一场重塑文化与财富的变革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