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刘常炳先生走进中华收藏网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收藏网书画院院士、特聘画师刘常炳走进中华收藏网做客。拜会了中华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国包联电商务主任、中华收藏网创始人龚经强先生。受到龚经强先生的热情接待并参观中华收藏网艺术品展厅,展出了一幅幅风格迥异、韵味独特的名家艺术作品。
据中华收藏网总裁龚经强介绍,创建于2006年的中华收藏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站式大众化资产配置交易平台,拥有众多不同类型的用户,并为用户提供艺术品信托基金、艺术品租赁、艺术品质押、收藏会展等服务。以“互联网时代+文化+金融”的艺术品消费创新模式,引领全新的文化艺术发展空间。
同时,刘常炳先生还和龚经强探讨了书画艺术收藏向投资型转变的深刻观点。龚经强认为,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可谓异常迅猛。随着艺术品市场从收藏型向投资型的转变,艺术品领跑股市、楼市投资回报率,让不少人看到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书画,全国各地掀起一股书画“收藏热潮”!而刘常炳先生也给予了中国收藏网这个平台很高的评价。
他认为书画艺术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一直源远流长,而中华收藏网的出现给了更多普通人接触欣赏名家画作的机会,而“我要鉴宝”小程序的推出也给了更多民间收藏家展示自己藏品,明白其中价值的机会,都给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机构和消费者、收藏家、经营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收藏品投资交易模式。
在交流中刘常炳先生频频夸赞龚经强会长在艺术鉴赏、收藏、投资等领域的前沿观点。而龚经强认为刘常炳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书画艺术家,画风崇尚清新典雅,明净疏淡。笔墨纯熟,温雅深朴,意境悠然,透露出老师雅士恬淡,淡泊名利,闲云野鹤般与世无争的心境。而他的书法更是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观其书法:疏密得当、豪放婉约、将笔墨随心流转,机富生命力。
刘常炳先生以书法艺术,由于讲究书法功力和形式风格,与做学问之境界要求是同中有别的,我以为可概而论之:有我有他—有我忘他—忘我忘书,是为书法三境界也。书法艺术的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学习工作之余,倾心书画,临池不辍,书法先后苦练过柳,魏,颜书以及二王,怀素的行草,书法有其古韵之风、翰墨之韵。山水画有画的美感和意境,先从芥子园画谱入手,昔日刻碑文十年打下了如今书画功底,由感而发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善于精心创作。
刘常炳简历:男,1945年12月,生于浙江义乌,野川道人。自幼喜好并研习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戏剧曲艺,擅长书法绘画艺术。诗词歌赋,继传统,师造化,苦钻研、勇探索,至今已有五十余载。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收藏网书画院院士、特聘画师,义乌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会办公室主任,群艺书画社理事。书画作品曾多次在《书法报》、《东方书画报》、《书法》等专业报刊发表,并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书画大赛人选并获奖入展,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二00九年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诗书画大展优秀奖,由于其书画雅俗共赏,代表作被全国书画收藏家收藏,并编入全国名人书画大辞典。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