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檄文竟是百年后的网文 博物馆这是穿越吗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华商报报道,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三楼历史人文主题馆内近现代时期关于胡景翼的介绍展示中,有一篇《讨陈檄文》,该文章全篇错用了2010年国美控制权之争时的一篇文章,并不是历史上胡景翼发表的《讨陈檄文》。博物馆表示将尽快更换。
民国陕西名将胡景翼发表的《讨陈檄文》是民国护法运动时期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献。这篇檄文标志着陕西靖国军“讨陈(陈世藩)伐段(段祺瑞)(均是皖系军阀)”的开始,而在当时它也密切配合了全国的护法运动。民国初期革命将领的檄文,引用的竟然是近百年后的网络文章,博物馆如此“穿越”,也是醉了。一只苍蝇会毁了一盘好菜,好端端的革命檄文成了“穿越”网文,足以拉低整个博物馆的品位。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专业文化机构,是积淀人类文明的圣地,丰富的馆藏、专业的介绍,当属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渭南市博物馆展出的《讨陈檄文》与历史完全不同的消息一经传出,旋即引发公众关注。
“今国美当权者,陈氏是也……昔黄先生并购陈氏之永乐……”;“袁氏图谋帝制,使陆建章朘我秦民……而陈树藩乘时藉势,攫得督军……为此传檄四方,一体闻知。”
一篇是百年后有关国美控制权之争的网文,一篇是民国革命将领的檄文,可谓天壤之别,只要稍有常识的人看到,都不难分辨其真伪,何以竟公然登上博物馆的大雅之堂,直至展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被网友发现才“穿帮”。
对此,博物馆展陈部一工作人员还试图辩解,“所有展品均经相关专家审核过,应该没有问题。《讨陈檄文》可能只是摘录了其中一部分。”风马牛不相及的错误,真不知“相关专家”是如何审核的?如此明显错误,又是如何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眼皮底下长时间存在的?究竟是视而不见还是根本就没好好看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出现差错或许在所难免,但博物馆展品出现原则性错误,却令人难以容忍。这就像历史老师误将关公战秦琼作为历史事实教给学生一样,严重突破了底线,岂能以小节视之?
博物馆闹笑话,地方政府也难辞其咎。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同样,博物馆之“博”,不在于富丽堂皇的建筑,而在于馆内藏品的品质。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却往往把博物馆建设当成政绩工程,硬件设施花了很多钱,专业水准等软件建设却跟不上甚至严重滞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闹笑话也就成了必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