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国宝级文物展出 乾隆题词随身玉环特别
【中华收藏网讯】古装剧向来受观众欢迎,可你是否知道,乾隆皇帝咏玉的诗有多少首?他随身佩戴的玉器长什么样?江南的玉器工匠们,又有着哪些故事?近期,100套国宝级文物来到安徽博物院,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
从上万件国宝级珍藏中选出100套
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清皇家玉器近一万九千件(套),数量之多、品质之优,为世界上任何博物馆所不及。清代玉器,特别是乾隆朝玉器,被称为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史上的高峰。
“中国人喜欢玉,玉文化也很丰富,宫廷玉器应该是那个时代,工匠们技艺的最高水平。”安徽博物院策划交流部副主任卞坚介绍,100套玉器“皇家用品”,大到敬天地、安邦国的礼器,庄严肃穆的佛像、祭器;小到彰显身份、象征品性的陈设、首饰;甚至日常饮食所用的杯盘箸匙,工艺、造型、纹饰立体展现清代玉雕艺术的巧夺天工。
乾隆唯一题词的随身物品:白玉仿古蚩尤联环
在省博二楼的临时展厅里,为了保护文物,展示灯光打得很暗,在“玉不去身”区域,很容易错过一件乾隆皇帝最珍爱的“白玉仿古蚩尤联环”。这白玉蚩尤环可合可错,两个圆环共有十个单独的横截面,两环相合时严丝合缝。2个环结合的内部有乾隆的题词,合成手镯时,题词被盖在里面。
据卞坚介绍,这个看似普通的白玉仿古蚩尤联环,其实是一件无法复制的国宝。乾隆皇帝咏玉的诗有800多首,但是作词的仅此一件。白玉蚩尤环横截面与两环相叠处,刻着乾隆御笔:合若天衣无缝,开仍蝉翼相连。乍看玉人琢器,不殊古德澹禅。往复难寻端尾,色形底是因缘。雾盖红尘温句,可思莫被情牵。
在如此狭小的横截面上刻出这么多字,更可看出当时玉雕匠人巧夺天工的玉雕工艺。据说这是乾隆一位去世的皇后所赠,乾隆不管走到哪里都把它随身携带。
皇帝大婚时的扳指、交杯酒器都在
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能看到古代帝王、大臣们大拇指上戴着扳指不时把玩的情景。这扳指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卞坚介绍,玉扳指最早之前是骑射时,用来保护手指的一种用具,后来慢慢演变成权力、地位的象征。
碧玉合卺杯,静静摆放着,有一种沉静之美。据卞坚介绍,卺是瓢之意,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用以饮酒,就叫合卺。不过这次的合卺杯,却不是用来喝酒的,而是一种根据合卺杯的含义,通过工匠们的手,制作出来的摆件。
布展师讲述的故宫玉器故事
清朝最鼎盛时期,江南、两淮地区均有专门的玉器匠人给皇家“订制”。工匠们除了根据皇家的要求制作出玉器,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独创设计。“当时皇家使用的玉料都是大块好玉,需要对玉料掏空,这就造成了浪费。”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布展师介绍,于是工匠们根据实际的情况,主动向皇宫“打报告”,设计一些微型饰品或者摆件,让玉料“物尽其用”。打完报告,皇宫同意设计图案后,先用上等的木料制作成型,再上报,皇帝觉得满意,再用玉器雕刻。
卞坚介绍,从这些文物故事里,不仅看到的是皇家的生活、历史背景、工匠的手艺,懂得了白玉无瑕、君子如玉这些成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文物,看到的“中国制造”、“大国工匠精神”。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
- 弘仁元2024秋季拍卖会拍卖预展
- 修武县教体局关工委举办“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