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蛙”好比葛优躺和丧文化 浮世绘才是它亲妈
【中华收藏网讯】葛优躺、丧文化。昨天还是《王者荣耀》,一夜骤起的“佛系”青年突然养起了“蛙”,当起来爹妈。还没来得及反应它们哪儿来,就被社交网络的蛙儿子们打得一脸“蒙逼”。
城市工作生活的快节奏给低欲望群体备好了舒适的子宫,孕育了大规模孤独患者,《旅行青蛙》就迎合着这群低欲望群体诞生。每天打坐般地看着手机里的“蛙儿子”,即使没有互动,佛系青年们也乐此不疲地守着这只青蛙吃饭、旅行、看书,睡觉,一封旅途中的明信片成了最简单的快乐。
这只蛙到底有什么毒,让你不能自拔?
呱?
从《旅行青蛙》的游戏剧情,看不出什么技术含量;绿色皮囊、白色肚子、黑黑的眼睛……身体线条像是简笔画,论艺术价值,这个扁平化的角色也好像很难道出一二。
要看这只“蛙”的神奇,从日本帝国的艺术,比如浮世绘风俗画中,好像寻得到些痕迹。它沿袭了浮世绘中朴实无华的烟火气和慢生活节奏。虽然现代人不像耕种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现代生活的工作节奏和人情冷漠,多少冰冷了这群本该热血的佛系青年,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个时候哪怕一丁点的情感慰借,都会让干柴烈火的男男女女们一点就着。
想必“养蛙”的毒,和日本浮世绘的魅力如出一辙,打的是张情感牌。
浮世绘描绘人们日常生活的画面、风景,和那些动辄几亿、少则几千万的艺术不同,它们在拍卖中镜头很少。而且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也常常以版画的形式存在,虽然不能以“仅此一幅”的噱头抢镜、夺得天价,却让更多人在更多美术馆、博物馆中看到,总是离你很近。
这点倒是像极了“蛙儿子”,管你们酒桌饭局、夜场K歌连轴high,我只管睡觉、吃饭、各地转,麻麻粑粑想看到我的时候我总在。
在日本浮世绘诞生前,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霸屏了艺术史,它们符合人的视觉真实性,从造型到色彩、从光线到空间,都追求“画得象”。而摄影的出现,对追求“画得象”的古典绘画形成了挑战。日本绘画代表的浮世绘打破了原来古典的规则,给画家们带来了全新感受。
比如一生全靠“浪”的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就阐述了浮世绘的精髓,和古典西方绘画的写实、严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给“蛙”儿子的颜值遗传了DNA。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虽然是画海景,但绘画风格一看就知道和《旅行青蛙》是同出一国。这幅画源于系列画《富岳三十六景》。因为是木刻版画,所以在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可以看到它。画面中的浪花和天际线看不出绘画的痕迹,精简的线条排列、色彩鲜明互不混合、平面上色不加阴影,基本算是印刷品范畴。同样地一笔一划好像也可以画出你们养“蛙”。
到了现当代的日本,这类亲民的风俗画向着更激进的方向走着,甚至被指责艺术性不高,大概也同样因为此,我们很难把《旅行青蛙》给我们的慰籍看作艺术的力量。
偶像艺术家村上隆再熟悉不过了,他的《太阳花》亲民又可爱,从装置到衍生品、从绘画到手机屏保,哪哪都能看见它。明暗、透视、立体感的不写实以及二维化,《太阳花》充分诠释了日本画的超扁平,不过和《旅行青蛙》一样,在当时很难提升到艺术地高度。
但正是这种曾被指责艺术性不高的日本绘画影响了大名鼎鼎的印!象!派!梵高、马奈、莫奈、德加都爱它,众多印象派画家的画风得以大变。这么说来,你们养的“蛙”确实也不失为一个艺术品。
高处不胜寒,日本浮世绘就胜在了亲民的主题,和简练、扁平的人物形象,拉近了艺术和人的距离。《旅行青蛙》中青蛙打的情感牌,让人轻松地与它相处。
人口越来越多,DNA拷贝数目代表了人类演化的成功,代表了经济的增长神速,却没办法让每个人都开心。艺术,这种靠艺术家的想象构造出来的世界,成了一个可以让休息的伊甸园。蛙儿子正是在乘着艺术的顺风车走近了我们,除了博物馆、美术馆的名画,还有这么一个简单的存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