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洗脑”花56.2万元投资钱币 商家拒退款
【中华收藏网讯】68岁的韩女士被推销人员“洗脑”,借款20多万,花56.2万投资钱币,发现受骗上当却无法退款。近年来,针对老年消费者的购物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受骗金额逐年上升。12月29日,老年消费群体消费权益保护论坛上,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公布《老年人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48.7%受访老人认为是商家虚假宣传欺骗老人。
近3年,长春消协受理老年人投诉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887起、2016年1063起、今年达到1145起。此次,长春消协组织全市各级消协在全市范围内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主要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消费行为、消费习惯、消费者权益受损状况及消费维权意识等方面开展调查,共有6021名老年消费者参与问卷调查。
案例1:
68岁的韩女士听到推销人员介绍第五套人民币将退市,连号人民币有“巨大收藏价值”。推销人员向她承诺,收藏后肯定会升值。于是韩女士投入了56.2万元购买,其中20多万是从亲朋处借来的。等韩女士发现有问题要求退款时,遭到商家拒绝。
案例2:
吕先生向消协投诉,他听4天健康讲座,讲座宣传“XX口服液”3个月一个疗程可以治病,买一年的量十盒赠送3个磁疗饮水机。于是他在现场花费49990元购买了该口服液。回家后,家人在网上根本查不到该口服液的任何信息。因此,他也不敢服用,而且其中15000元是借来的。最后,通过消协调解,商家为消费者退还了49990元。
老年人往往在推销人员的“忽悠”下,购买了价格不菲的收藏品、补品,更有甚者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买到的却是一些没有价值的假收藏品、补品。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建议政府部门,对现有的《老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细化、补充,加强对老年消费群体保护的重视。加强普法宣传,增强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优先处理老年人消费纠纷机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艺术品行业:以立法破乱象,借周期迎新生
- 2025 ——2028 艺术品市场风暴来袭!
- 弘仁元“艺商联盟”--融入商圈, 将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