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空间”湖湘写意水墨联展
发布日期:2017-12-25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山水·空间
李辉
近年来,“空间”这一有当代性的词汇常被代指独具时代特征的艺术现场,湖南千年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就是这样一个“艺术空间”。有一些敏锐而睿智的艺术家在当代文化情境中对山水视觉图像进行解读,找到传统与当下现实问题的契合点,开拓了新的视野,形成中国山水画的一股新潮流。视为载体的“空间”此时更多的是将这股新潮流展示出来,将其呈现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作为湖南第一家当代艺术展示空间的“湖南千年”就在这个恰如其分的时候推出了“山水·空间”湖湘写意水墨联展,而此次的展览无疑是当下情境对艺术表达的一种试炼,同样也是水墨山水与当代空间完美结合的一次尝试。
参展的艺术家有六位,均在湖南美术界占有重要的位置,有刘云、旷小津、魏怀亮、石纲、何铁凡以及周华平。作为某个领域、某个层面、某个意义、某个类型的代表,以上六位各具典型性与探究性。油画家出身的刘云注重的是审美情趣的结合,其近作让观众从一线灵光般的溪水中看到潺潺空灵之声响,从一隅宁静之佛意中听到浓墨重彩之大千,其中传达广阔之意境,错幻视听之感观。石纲的重彩没有传统水墨的大开大合,厚重的色彩与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种磅礴气势,而浓郁中常被一缕高光打破,形成视觉焦点。旷小津与何铁凡虽师出同门,风格却各异。生于津门的旷小津多以峻峭崖石占居主画面,笔墨粗犷而婉约,有豪迈、狂野、霸道之感。何铁凡性格低调,如闲云野鹤,曾遍游湖湘山水,其性情已融成笔触与诗句,水墨如卷云舒展,张驰有度。魏怀亮与周华平的作品独俱风格,放在刘云、石纲和旷小津、何铁凡之间,正好是传统与现代的承接与过渡。“在以笔墨为传统的国画圈而言,魏怀亮的画显得异样和另类”(刘云语),马路、栏杆、交通标志及汽车、高速列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在画面中的出现是艺术家带给我们对城市、对自然的思索。青年画家周华平运用一种感性的现代方式,通过笔墨演绎出一种高远的境界,而其更符合现代的节奏和生活方式。
六位艺术家,六种不同的艺术呈现,一个空间的承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恣意的情境与随性的洒脱。有限的空间呈现出无限的山水,移步于每幅作品前,就如同游走在天地间,感受烟波浩渺、浑然天成的“空间”,一时间,四维空间与二维空间交替,“空间”亦即“山水”的幻化,远离城市,甚至远离尘世,是一个虚空中的世外桃源。精神的感受此刻便会溯及到一种理想的高度,却又过于曲高和寡,思考与言说亦就留给了我们进退的维度。“山水”与“空间”二者的结合所传达出来的也就仅仅只是于城市中的“可居”、“可游”、“可卧”。
李辉
近年来,“空间”这一有当代性的词汇常被代指独具时代特征的艺术现场,湖南千年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就是这样一个“艺术空间”。有一些敏锐而睿智的艺术家在当代文化情境中对山水视觉图像进行解读,找到传统与当下现实问题的契合点,开拓了新的视野,形成中国山水画的一股新潮流。视为载体的“空间”此时更多的是将这股新潮流展示出来,将其呈现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作为湖南第一家当代艺术展示空间的“湖南千年”就在这个恰如其分的时候推出了“山水·空间”湖湘写意水墨联展,而此次的展览无疑是当下情境对艺术表达的一种试炼,同样也是水墨山水与当代空间完美结合的一次尝试。
参展的艺术家有六位,均在湖南美术界占有重要的位置,有刘云、旷小津、魏怀亮、石纲、何铁凡以及周华平。作为某个领域、某个层面、某个意义、某个类型的代表,以上六位各具典型性与探究性。油画家出身的刘云注重的是审美情趣的结合,其近作让观众从一线灵光般的溪水中看到潺潺空灵之声响,从一隅宁静之佛意中听到浓墨重彩之大千,其中传达广阔之意境,错幻视听之感观。石纲的重彩没有传统水墨的大开大合,厚重的色彩与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种磅礴气势,而浓郁中常被一缕高光打破,形成视觉焦点。旷小津与何铁凡虽师出同门,风格却各异。生于津门的旷小津多以峻峭崖石占居主画面,笔墨粗犷而婉约,有豪迈、狂野、霸道之感。何铁凡性格低调,如闲云野鹤,曾遍游湖湘山水,其性情已融成笔触与诗句,水墨如卷云舒展,张驰有度。魏怀亮与周华平的作品独俱风格,放在刘云、石纲和旷小津、何铁凡之间,正好是传统与现代的承接与过渡。“在以笔墨为传统的国画圈而言,魏怀亮的画显得异样和另类”(刘云语),马路、栏杆、交通标志及汽车、高速列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在画面中的出现是艺术家带给我们对城市、对自然的思索。青年画家周华平运用一种感性的现代方式,通过笔墨演绎出一种高远的境界,而其更符合现代的节奏和生活方式。
六位艺术家,六种不同的艺术呈现,一个空间的承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恣意的情境与随性的洒脱。有限的空间呈现出无限的山水,移步于每幅作品前,就如同游走在天地间,感受烟波浩渺、浑然天成的“空间”,一时间,四维空间与二维空间交替,“空间”亦即“山水”的幻化,远离城市,甚至远离尘世,是一个虚空中的世外桃源。精神的感受此刻便会溯及到一种理想的高度,却又过于曲高和寡,思考与言说亦就留给了我们进退的维度。“山水”与“空间”二者的结合所传达出来的也就仅仅只是于城市中的“可居”、“可游”、“可卧”。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
相关阅读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