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境把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展永远留在中国
【中华收藏网讯】上海博物馆没想到,它会因为一场展览而成为今夏超级“网红”,引得魔都沸腾,粉丝狂追捧:热化人的40度高温,挡不住观众的一腔热情;现场人流堪比春运,排队6小时,吓不退大家看展的迫切心情;夜场加时,延长展览,依然供不应求;不少异地文博爱好者不惜千里万里飞奔上海;甚至连展览周边文创衍生产品都被抢购一空……到底是什么展览独具魅力,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大英博物馆百物展!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网红”之路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源于2010年大英博物馆和BBC合作的系列广播节目《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史》,并于2014年转化为同名展览。其先后在阿联酋、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博物馆亮相。上海博物馆作为这个世界巡展的第九站,在筹备了整整两年之后,于6月29日至10月8日重磅推出“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以下简称:大英百物展)。38.4万人次观看、最长排队6小时(据闻,这种情况只在15年前《清明上河图》展出时出现过),单日最高客流达8846人,打破上博单日参观人数记录……大英百物展创下诸多“意想不到”,也成就了一场轰动全城的“现象级网红展览”。
在大英百物展撤展回国之后,不少人感慨,盛筵难再,有生之年,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在国内看到这场精妙绝伦的展览。却不知道,上海博物馆已经联合光场技术服务商叠境数字,为大家准备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大英百物展虚拟漫游展厅!
不说再见,大英百物展虚拟漫游展厅上线
原来,一切都在上海博物馆与叠境的项目计划之中。大英百物展作为一个重量级展览,早在开展初期,叠境采集小分队就深夜奔赴上海博物馆大英百物展现场,完成了展厅和文物的光场采集工作,然后通过光场三维重建技术,数字化“复活”大英百物展,构建“永不落幕”的光场虚拟漫游展厅。通过这种方式,叠境将大英百物展及其背后的世界史永远留在中国,9件来自我国的艺术品,连同古老的民族记忆也得以“回归”故里……
进入大英百物展线上虚拟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埃及佘盆梅海特内棺,这具来自2600多年前的古埃及女性棺柩,被观众评为此次展览“最瘆得慌的文物”。线上观看此件文物时,观众可能会有一种更为独特的感受,因为大家可以无限“亲近”木乃伊!随着鼠标一次次点击放大,木乃伊脸上绿漆的刮痕、棺木上细致的小纹理、微小的色彩过渡……这些即使在实地参观时都难以看清楚的细节,在叠境线上虚拟展厅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线上虚拟漫游时,观众可以让系统自动规划路线,也可以自主选择观览路线。如果你乐意,你完全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探索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当然也可以在一分钟之内,看遍全球200万年的发展史。
足不出户,逛遍全球;随时随地,永不落幕;坐着躺着,随你自由;不用排队,独占宝库……这正是叠境线上虚拟漫游展厅吸引人的奥秘所在,也是叠境与上海博物馆上线大英百物展虚拟展厅的初衷。
叠境X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科技情缘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各家博物馆都已经开始将藏品和文献数字化,而像上海博物馆这样,将最先进的光场技术应用到文物三维重建和虚拟展厅建设中,尚属首次。叠境与上海博物馆的跨界合作树立了一个不错的范例,利用光场三维重建技术,博物馆的文物和展览真正“活起来”,让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馆的稀有资源,走近人们共同创造的昨天,感受曾经的辉煌灿烂。在博物馆这个充满奇遇的地方,双方的合作还会给大家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
- 弘仁元2024秋季拍卖会拍卖预展
- 修武县教体局关工委举办“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