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周末谢幕 《江山秋色图》 接棒迎客
【中华收藏网讯】《墨梅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本周末谢幕,将与其他8件宋元时期展品一起进入故宫博物院库房“休养”。下次再见,至少要等到2020年。《江山秋色图》将“接棒”登午门展出。《赵孟頫书画特展》的线上展厅中,还展出了王冕的《墨梅图》。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所引用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就题写在该画中。
作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下半程的主角,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素有《千里江山图》姊妹篇的美誉。这幅作品纵55.6厘米、横323.2厘米,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题跋,乾隆、宣统印玺等均在其上。一幅清乾隆朝宫廷画家临摹的《千里江山图》也被摆放到午门中间展厅,维持展览完整性。
《江山秋色图》绢本上,青绿着色,重山复岭绵延,江河港湾水色滉漾,既有飞瀑高悬,也有明泉涌流,云气蒸腾。山间,苍松翠柏,疏柳修竹,山花烂漫点缀,一派“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境。随着山势和地形变化,僧寺、道观、楼台、殿阁、村舍、舟、车、桥错落有致。细看,还能看到有人张网捕鱼,有人溪边歇息,有人凭栏远眺。
故宫专家点评该画,变隋唐时代青绿山水古朴、浓重的作风,转为清丽、明秀风格,媚而又骨,反映出青绿山水画由唐到宋的一大发展变化。与《千里江山图》相比,这幅长卷的笔墨功夫更显成熟老练。
与《千里江山图》一样,《江山秋色图》作者也并未“署名”。画上现存最早关于作者的记录,是明初朱标留下的。他题跋的时间是“洪武八年孟秋”,当时这幅画题名为“赵千里江山图”。而作为宋太祖七世孙的赵伯驹,字千里。清初,这幅画为大收藏家梁清标所有,后入清宫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并改为“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抗战时,这幅画被末代皇帝溥仪携往长春。
不过也有人对这幅画的署名提出异议。比如乾隆皇帝就并未将这幅画当做赵伯驹真迹对待。还有人认为这幅画的年代并非南宋,应与《千里江山图》年代相仿,为北宋徽宗前后宫廷画师所做。
除这幅国宝级画作,还有部分重量级作品登临午门展厅,南宋《宫苑图卷》、元《东山丝竹图》等为初次亮相。
故宫介绍,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的策展思路在于系统展示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观众更全面地理解山水画的概念,展现中国艺术的精神。同时,故宫将分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两册出版图录,收录本次展览的全部作品。午门展厅旁,还将有专门的“配展厅”,展卖与《千里江山图》有关的文创产品。
同时,故宫武英殿正在举办的《赵孟頫书画特展》也将部分元代及更早期的作品进行了替换,米芾、鲜于枢等大家作品悉数亮相。
登录特展线上展厅,将有惊喜。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讲话时引用了一句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留)清气满乾坤”,这首古诗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王冕的《墨梅图》正在赵孟頫书画特展的线上展厅展出,画面上墨色淡雅,梅枝秀逸,左侧上部就是这首自题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财富浪潮大爆发!未来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振奋!艺术品市场大爆发!未来15年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