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历史的祠堂里收藏着250年前的水车
【中华收藏网讯】说起诸暨市次坞镇,大多数读者可能与笔者一样,第一反应是“次坞打面”,它以劲道、口味独特而闻名遐迩。与草塔白切羊肉、安华牛淘汤、马剑馒头等,并称为诸暨十大传统风味美食。
200年历史的吕氏宗祠
吕家村,地处次坞镇的东部,在凤凰山山脉尽头,是两条平行山脉之间的谷地。吕家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姓吕,至今村里还保存着一座有两百年历史的吕氏宗祠,该宗祠为纪念明代大理寺左少卿吕升,于清嘉庆年间(1818年)所建,已有近200年历史。
吕升(1364-1454年),山阴人。永乐初为溧阳教谕(学官名,明清时教生员),历官江西、福建按察佥事,所至有清慎声。入为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少卿(为四品官)。其曾祖父为吕颐浩,南宋时曾两度为宰相。隐居后“耕读传家”,成吕氏大族。
吕家村的吕氏宗祠,共三进,第一进为戏台,第二进为厅堂,第三进为神堂,占地面积1036平方米,建筑工艺精美、保存完整,尤其是后厅“神堂”,精雕各类花卉、飞鸟、走兽图案,是目前诸暨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后厅神堂建筑。2003年1月被定为诸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经修缮,于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年间水车
250年前的清代水车
在吕家村的吕氏宗祠里,笔者还见到了农耕时代的几架“龙骨水车”,根据水车上的文字墨迹辨认,有“大清乾隆”年代的,也有“大清光绪”年间打造的,如以“乾隆”年间推算,至今已有250年的历史。
龙骨水车共有5架,水车长5米,需要3个人共同踩踏才能运作。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江河水流中,有小轮轴;另一端也有一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将水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
其中有一架水车上,写着“大清光绪……吕天球房置”的字样,该村72岁的村民吕仲大告诉笔者,吕天球正是自家太公。这架水车造好之后被用作抗旱工具,非常耐用,后归生产大队所有,成为集体财产,几乎全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曾在那个年代使用过。
笔者查阅史料得知,水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之一,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诸葛亮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距今已有1800余年悠久历史。
南方的水车因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了电动水泵的普及,农业灌溉就用不到水车了。
吕家村的这5架水车淘汰后,被拆开存放在吕氏祠堂里。令人惊奇的是,这5台用樟木制成的水车,经历上百年竟没腐朽侵蚀,至今保存较完整,令人称奇。
“吕氏宗祠和5架龙骨水车,是当地‘耕读家风’的佐证,也是农耕文化的见证,我们会好好保存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次坞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