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斌:保存抗战记忆,捍卫历史尊严
【中华收藏网讯】南京市民吴先斌早年创业办厂,爱好收藏。2005年初,他在南京大屠杀史学专家的引导下开始收藏抗战类文物史料,收集保护抗战记忆,并于2006年自费创办“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展示他收藏的日军侵华及中国军民抗战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等。如今,吴先斌的民间抗战博物馆已收藏文物5700多件、图书文献4万多册,拥有大量电子文档,开设了新媒体传播平台。博物馆从国内及日本征集发现的一些南京大屠杀史料,为揭露日军暴行提供了新的证据。吴先斌致力于将博物馆办成历史教育、传播、研究和实践基地,经常组织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抗战历史的研讨交流与纪念活动,并以多种形式在学校、社区宣传抗战精神。11年来,博物馆免费接待观众26万多人次,成为当地20多所学校、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吴先斌还先后10多次自费前往日本开展演讲和民间交流活动。为办好民间抗战博物馆,吴先斌累计投入了3000多万元,他说:“我是南京城的后代,有责任把自己了解的历史向更多人传播。”
吴先斌在博物馆文献室展示他收藏的侵华日军伊东政喜部队写真帖中有关日军进攻南京和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照片
吴先斌(左一)在博物馆展厅向一批大学生观众介绍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在博物馆展厅的新四军抗战老兵手印墙前,吴先斌(左)对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寻访抗战老兵“勋章计划”项目负责人杨永昌同学进行寻访指导
吴先斌(右)在日本大阪参加由日本和平团体举办的“将南京记忆与现在相连”主题会议时,作题为“只有知道战争罪恶的人才会反对战争”的演讲
吴先斌(左二)与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参观的日本京都友好访问团成员座谈交流
吴先斌在位于日本宫崎县宫崎市的“八纮一宇”塔基座上抚摸来自南京的石头(2015年10月26日摄)。“八纮一宇”塔建于1938年,建塔所用石头中有370多块是从海外占领地掠夺而来,其中从中国掠夺的大约有240块。吴先斌率领由他组织的南京市民和平之旅代表团来到该塔,寻找日方从南京掠夺来的4块石头,并要求日方归还这批石头。
前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参加“七七事变”70周年纪念活动的抗战老兵潘同庆(右)、王楚英(中)、李鸿斌(左)参观展馆
吴先斌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作“不能忘却的历史”报告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