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百余元的玻璃制品,唱双簧变身为古董
【中华收藏网讯】仅百余元的玻璃制品,经一番吹嘘后华丽丽地变身为价值不菲的古董玉器,并以此诈骗钱财。6月26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沈某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安徽籍人沈某、洞洞(另案处理)为获取不法利益,经密谋后决定以贩卖假古董玉器的方式实施诈骗。两人遂在安徽亳州以人民币400余元的价格购买了三块分别为似独角兽造型、似马造型、似三羊造型的玻璃制品,后假冒古董玉器。
2016年12月17日上午,两人窜至嘉兴市南湖区月河街北丽桥西侧南堍附近实施诈骗。由洞洞在这个地方摆起了一个“神秘”摊位,它不是卖古董宝贝,而是专门“收购”古董、玉器。此时扮演“藏宝者”的沈某携带着珍贵“古董玉器”出现在摊前,当着旁观者的面佯装自己为兑换现金而出售古董玉器,并且和洞洞上演一场因讨价还价引发争执的大戏,但这一幕引得一位旁观者信以为真,便跟着沈某走了,最后在沈某一番言语诱惑下,这位旁观者终于从观望转变成买家,决定将这三块“古董玉器”以8400元的价格统统收揽于己。
案发后,经上海中宝宝玉石鉴定中心鉴定,上述三件仿造玉器均为人工制作仿古玉玻璃制品。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方式骗取他人人民币840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鉴于被告人能如实供述罪行并主动退出部分赃款,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