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币” 50元钞票,水印显示60
【中华收藏网讯】“我朋友家里有一张50元面额的钞票,真是很奇怪,水印显示居然是‘60’!”11日,江油市民肖女士来电向记者报料称,她的朋友刘先生偶然收到一张50元面值的错版钞票。是否真的是错版钞票呢?记者随后前往刘先生处一睹“错版钞票”的真容。
记者拿出的普通钞票
李先生收藏的钞票
在江油市某居民小区,记者见到了市民刘先生。一见面,刘先生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伸伸展展装着一张2005年版的50元面额的半新旧钞票。刘先生从塑料袋里取出这张钞票让记者见识。“亮点要看水印哦!”刘先生一边提示记者,一边指点他那张钞票的正面左半部分。记者拿出一张普通的50元,与刘先生这张对照仔细查看:只见它们正面左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下,毛主席头像的水印都完全一致;下面是一串编号,编号自然各不相同,编号下面的左边都是金色阿拉伯数字“50”,没想到右边的空白处却各有千秋:记者手里的钞票显示的依然是“50”,而刘先生那张钞票水印显示的果然是“60”!
当记者质疑对方的钞票是否是假钞时,刘先生掷地有声地说:“肯定是真钞,因为我们用验钞机验过好多次”。为此,他向记者讲述了他那张钞票的来历:去年大约11月份,他在江油城里买板栗时,老板随手给他找回一张50元面额的钞票和一些零钞。当天晚上,他在清理自己衣兜里零花钱时,偶尔对着灯光查看,突然发现下午买炒板栗找回的那张2005年版的50元面额钞票的水印竟然显示“60”!他顿时大吃一惊,急忙让妻子张女士拿出一张同样是2005年版的50元面额的钞票对照:他的那张钞票果然“不寻常”。当时,张女士第一反应:“你那张是不是假钱哦!”刘先生也有点半信半疑,为了慎重起见,夫妻俩立即去附近超市,请收银员帮忙用验钞机反复检验,结果每次都顺利通过了。
过了几天,刘先生找到自己的一位多年从事收藏的朋友,拿出那张钞票让对方帮忙“把脉”。对方用放大镜反反复复察看了半天,认为应该是一张“错版币”,叮嘱他好好保存,将来有可能增值。从此,刘先生夫妇对这张钞票如获至宝,再也不轻易示人了。
为了亲自验证刘先生所持钞票的真伪,记者就近找到一家小卖部,请求店老板用验钞机检验。经过几次验证,排除了假币的可能性。
随后,记者就此请教江油市某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李先生。“我没有看见刘先生持有的那张钞票,不敢断定那就是错版币,何况错版币须经过严格的专业检验和鉴定,总之不好轻易发表意见。”李先生说,所谓“错版币”,是指因设计上或母版雕刻上的出错,导致印刷出现错误而发布的钱币。错版币主要错误表现在漏印、折白、位移、印偏、水印倒置、水印偏离等几个方面。随着我国造币工艺越来越科学、先进,每一张纸币都要经过数十道工艺流程,出现错版币的几率微乎其微。
至于“错版币”是否就一定具有升值的潜力?记者请教江油收藏界人士,他们普遍认为:任何收藏品都遵循“少、新、奇”的原则,也就是罕见的、奇特之物就具备一定的收藏意义。市场炒作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但还很难确定错版币真正有多大的收藏价值。为此告诫市民朋友:在购买收藏错版人民币时要慎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