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中国公民在国外砍伐出口红木被捕 是否属实
【中华收藏网讯】据刚果(金)官员周四(5月4日)透露,14名中国籍公民涉嫌从刚果(金)砍伐及走私非洲红木被捕。该官员称,在过去4个月,刚果(金)共有1.7万吨红木被非法砍伐,通过邻国赞比亚再走私至中国。
5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中方是否了解相关情况?
耿爽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我们尊重刚方依法公正处理此事,同时希望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耿爽说,我想强调的是,中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缔约国,一贯高度重视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问题,对参与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中国海关多次组织开展以打击濒危木材走私为重点的专项执法行动。中方坚定支持刚方打击红木走私行动,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帮助刚方有效提升执法能力,为促进刚方濒危木材国际贸易合法可持续开展作出贡献。
据此前媒体报道,中国对仿古红木的家具需求庞大,令非洲国家的红木贸易大增,当地森林面积锐减,每年至少四万平方米森林被毁。据指西非至少价值13亿美元的红木贸易大部分都是非法交易,走私问题猖獗。
据彭博社报道,科特迪瓦政府红木首要顾问让·伊夫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几十年来那些树就长在那里。直到我们发现这种木头在中国很流行,我们才意识到它的价值。”
从红木供应量上看,中国的七大供应国都在非洲,尼日利亚位居榜首。报道称,大多数西非国家对红木出口实施禁令,其中包括30多种红色硬木,一些禁令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许多禁令定期更新。
但规定并未阻止非法砍伐,运输势头不减。薄弱的法规和投机的商人意味着一国的出口往往源自另外一国。为了避开禁令,原木通过边境走私或者被锯成大块,标记为普通木材,这是进口数据有较大变动的原因所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