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上乱写乱画罚款200元过轻 合肥或调整处罚力度
【中华收藏网讯】据安徽商报消息 《合肥市文物保护办法》立法后评估报告出台:建议鼓励民间博物馆发展文保经费要跟着政府收入一起涨;给民间博物馆以经费支持;旅游中随意涂抹、刻划文物处罚力度太低要调整……日前,在合肥市十五届人大三十三次会议上,《合肥市文物保护办法》立法后评估报告提交审议,同时,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评估情况也作了报告。根据两份报告,合肥市已经实施十六年的文保办法应做新一轮的修订。
充分保护民间收藏
报告中提出,目前合肥市的民间博物馆存在扶持政策不清晰、运营资金不足、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报告建议,要在《办法》中增加鼓励民间收藏和民间博物馆的规定,立法上对民间收藏进行充分的保护和妥善管理,比如采取经费补助,鼓励国有馆在保护、科研展览方面对民间馆进行指导等。
文保经费要随着财政收入增长
根据现行《办法》规定,政府每年应安排1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文物维修。但目前,在法律中明确专项经费金额已经不符合实际需要。报告建议,除了将此款删除外,要明确“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要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同时对需要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的文保单位在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上及时予以保障。
文物上刻划罚200元太低
此外,报告还建议了关于文物保护的相关具体措施。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提出,原《办法》中规定刻划、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在文保单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未造成损害的,由公安机关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责令赔偿损失,显然这个违法成本过低,不足以起到处罚作用。 在考古调查、勘探方面,建设工程中破坏地下文物的情况时有发生,报告建议,可以考虑增加规定,要求在建设工程实施前的土地收储阶段就要开展考古调查和勘探,先实施考古挖掘后再建设施工等措施。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