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 我们在国家图书馆相会
【中华收藏网讯】2017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为更好地践行“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的使命,将组织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颁奖、开展文津图书阅读推广活动、到馆读者互动活动等,服务全民阅读。
揭晓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评选工作于2016年12月正式启动,评选范围是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在国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汉文版图书。
本届文津图书奖在推荐阶段收到了来自专家、图书馆、出版社、读者各方推荐的书目共1800余种,比上届增长20%。其中,有百余家出版社参与推荐了500余种图书,64家公共和高校图书馆作为联合评审单位也参与了推荐环节。
2017年2月,组委会召开了初评专家讨论会;3月,召开了终评专家讨论会。最后经过图书馆评审、媒体评审和专家评审们多轮投票讨论,评选产生了《北平风物:民国北京城的长篇风俗画卷》等54种终评入围图书。这54种图书中,包括原创36种、译著18种,其中社科类图书原创22种、译著7种;科普类原创8种、译著7种;少儿类原创6种、译著4种。
4月23日下午,国家图书馆将在总馆北区学津堂举办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颁奖仪式。同时也将拉开北京市海淀区2017年“文化行走 悦读海淀”交流活动的序幕,国家图书馆联合海淀区委宣传部以及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推出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以期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唤起大众的阅读意识。
此外,国家图书馆还推出了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最受读者喜爱的入围图书有奖投票活动。该活动通过国家图书馆官方微信发布,从4月7日开始,4月20日截止,读者通过微信投票的方式,从54种入围图书中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图书,投票结果将在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颁奖仪式上一并揭晓。
开展文津图书阅读推广活动
为引导广大读者读好书,扩大文津图书奖的公众参与度,国家图书馆在3月中旬启动了文津图书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推广活动邀请了来自河北、黑龙江、安徽、四川等省市的12家图书馆,120名馆长和馆员担任发起人,开展阅读接力,分享阅读感受。此次活动通过在线报名、后台遴选、寄送文津图书的流程,实现面向社会的阅读接力,共推出文津图书奖历届获奖及推荐图书150余种1000册。这些图书都由获奖出版社公益赞助。目前图书已经推广到全国20余个省市,很多读者阅读后都留下了精彩书评。
世界读书日期间到馆读者互动活动
4月22日下午,结合“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瑰宝”展览,典籍博物馆将组织“我从剧中来”戏服制作沙龙、“名剧猜猜猜”等亲子活动(具体详情可参见国家图书馆官网通知)。4月25日,国图艺术中心还为广大读者精心准备了“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读者4月19日起可以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到国图艺术中心售票处免费领票。
M地铁 图书馆“那些年我们共同度过”主题活动
4月23日,M地铁 图书馆项目将开启“那些年我们共同度过”主题活动,本期活动结合香港回归20周年,介绍北京、香港两地独有的特色文化,推荐电影、音乐、戏剧、历史等相关图书,让公众了解两地文化,感受双城魅力,增进两地文化的交流与互通。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扫描地铁4号线沿线各站主题海报上的二维码,进入“掌上国图”移动应用程序阅读相关电子图书。
M地铁 图书馆是由国家图书馆和京港地铁共同创意发起的公益项目,自2015年10月建立以来,已举办过六期主题活动。2016年,在国际图联“国际图书馆营销奖”评选中,该项目入围了前十名,产生较大影响。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