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币是中国古钱币最值得收藏的钱币之一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古钱币文化已有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反映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收藏和研究中国古钱币,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收藏研究认为,在存世数量多、内容极丰富的中国历代古钱币中,新莽钱币、徽宗钱币、章宗钱币和咸丰大钱,堪称中国古钱币“四绝”。
一、新莽钱币:
代表品:货布(悬针篆)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政权,他托古改制,在其当政期间大的币制变动就有四次,铸币六种二十八品,推行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这在世界制币史上是一次破天荒的制度,致使当时币制混乱。
王莽的币制虽然失败,但钱币艺术却达到了历代钱币的一个高峰,并对后世的币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莽钱版别虽多,但极为精美,币材优良,多为青铜质;铸造工艺讲究,制作精细,铸币轮廊钭削。
据考古发现,王莽时,已采用铜模、石范、陶模来浇铸钱币,工艺先进,其布泉、货泉精致程度几乎可与后世的机制钱相媲美;莽钱的钱文基本上以“悬针篆”为主,笔划细挺流畅,布局匀称,文字末尾或尖如悬针、或圆如垂露,笔势舒展,精细劲秀,俊美绝伦。莽钱“国宝金匮直万”,居摄二年(公元7年)铸,上部圆泉状,有顺读篆书“国宝金匮”四字;下方连座,中有篆书“直万”二字,制作精妙,为王莽实行黄金国有政策之产物。因价值太高(古文“直”与“值”意同,“直万”意为此品值万枚五株钱),当时很少在市面流通,存世极罕,堪为国宝,是驰名中外的古币大珍。
1901年西安农民耕地时偶得一品。目前存世仅二品,一品于建国初期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品匿迹多年。(荷斋主注:此待商榷)“一刀平五千”,居摄二年铸,是莽钱中的精品,铸工尤精良,造形丰满笃实,形体厚重,其上环如钱,身形如刀,刀身面有篆书“平五千”三字,意为值五株钱五千枚;环面穿上、下用黄金错成篆书“一刀”二字(一般拓片上无法反映),故又名“金错刀”。
错刀字文规整匀称,书意隽永;刀体通长7厘米左右,环径2.6厘米,穿径0.7厘米,重约20 ~ 40克。该品传世稀罕,目前交易价格甚高, 价约3500000元。
后来文人雅士为金错刀留下许多赞美之词。东汉张衡《四愁诗》写道:“美人赐我金错刀,何以极之美琼瑶”,杜甫诗曰:“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卓文君在《白头吟》云:“男儿重意气,何用错刀为?”钱昭度曰:“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
莽钱还有泉六品、布十品以及货布、货泉、布泉(图3)等品种。“货布”的悬针篆币文最长笔划达32毫米,宽度不超过0.3毫米,是莽泉悬针篆中最精美的,列古钱四大美泉之首;“小泉直一”铸于新莽始建国六年(公元9年),钱径仅1.5厘米,厚度仅0.08厘米,重仅0.55克,制作精细,文字清秀,是中国历代小钱币中的最佳品,体现了莽钱铸造工艺的精湛,币文书法艺术的绝美。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最后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