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多国:中国成为大象保护领域领导者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政府日前宣布,将于2017年底全面禁止商业用途的象牙加工及销售,并将于今年3月底关闭几十家加工企业和贸易场所。非洲多国对此给予积极评价,认为此举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目前已经在大象保护领域承担起领导者的角色,为其他国家树立起良好榜样。
长期以来,非洲东部国家坦桑尼亚饱受非法盗猎活动困扰。该国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间,大象数量由10.9万头下降至4.3万头。中方宣布全面禁止象牙贸易后,在坦桑尼亚引起了强烈反响。坦桑尼亚主流媒体《卫报》报道称,该国政府对中国政府这一决定高度赞赏,认为这对于终止全球象牙贸易,打击非洲大象盗猎具有里程碑意义。坦桑尼亚自然资源和旅游部部长马根贝表示,坦桑尼亚在保护大象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中国政府全面禁止象牙贸易的决定使他们感到如释重负。
肯尼亚也是非洲象牙贸易的主要受害者之一。为了展现该国打击偷猎盗猎犯罪行为决心,2016年4月份,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亲手点燃了收缴的105吨象牙和1.35吨犀牛角,表明该国正式向象牙、犀牛角贸易和盗猎宣战。中国此次推行象牙禁贸“铁腕”举措,受到了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人士的高度认可。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负责人理查德认为,中国的全面禁令对于重振肯尼亚及非洲地区野生动物保护计划至关重要,也将为国际社会打击野生动物制品非法贸易行为注入新的动力。理查德希望其他国家能够效仿中国的做法,尽快采取积极有效行动。
南非媒体“新闻24小时”网站刊文指出,全面禁贸决定是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下的“新年决心”。文章称,2017年适逢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中国宣布在今年年内全面禁止象牙贸易活动,有利于保护非洲大象免遭伤害,是对这一主题的有力呼应,此外还将有效提升民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文章对日本在大象保护议题上的态度提出批评。文章援引国际知名环保组织“野生救援”执行理事长奈·彼得观点指出,“中国关闭国内象牙贸易市场后,日本就成为象牙最主要的销售目的地”。但日本态度十分消极,在今年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大会期间,日本不仅反对会上提出的呼吁各国禁止国内象牙贸易提案,并且罔顾调查事实,坚持认为其国内贸易没有受到非法走私象牙的影响。奈·彼得指出,日本是全球取缔象牙贸易行动取得终极胜利的最后一道障碍。日本应尽快端正态度,顺应当前国际趋势,从而使象牙贸易活动成为历史。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