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破损古籍350万 修复人员不足百人
【中华收藏网】12月16日下午,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省图举行“天禄琳琅装具修复暨瓷青羊脑笺纸张修复与研究项目”专家论证会,以及《修·行——潘美娣与古籍修复》首发式暨潘美娣从业五十三周年座谈会,并再次开展馆藏国家级珍贵古籍修复项目。
其中的古籍《万卷菁华》为宋刻本,清乾隆“天禄琳琅”藏书,海内孤本。海内外现存83册,山东省图书馆馆存80册,国家图书馆存1册,北京市文物局存2册。此次修复项目拟对宋刻本《万卷菁华》装具进行修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还有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为明泥金写经,天头、地脚处有较严重虫蛀,书心保存良好,泥金字体部分未被伤及。纸张强度较好,但书页粘连处糨糊已失效。本书修复难点在于配纸,有专家认为该经抄纸为名纸羊脑笺,有专家认为是瓷青纸,其纸张表面经过打蜡处理。此次修复项目拟对此经进行修复。
还有一函元刻本《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篆注》。记者看到,该书包角,上函4册,其书叶下半部分近三分之一书叶撕裂、缺损,并有纸张老化、焦脆等现象。据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杜云虹介绍,该书在战争年代曾被炮弹穿透。
据省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我省是古籍收藏大省。据统计,全省17市皆有古籍,收藏单位占已知全国古籍收藏单位数量的17%,全省古籍总藏量约350万册,位居全国第5位。
与如此浩瀚的藏量相比,全省的古籍修复人员还不足一百人。而古籍修复又是一件费功夫的细活,进度很慢。
为解决这一困境,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拟在全省开展“古籍修复初级导师”、“古籍修复初级学员”公益培训计划。
据介绍,“初级导师”均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东传习所”正式学员,资历在5年以上,具备丰富的修复经验和教学能力,“初级导师”资格经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专家甄选审批。而“初级学员”原则上是2016年申报“山东省古籍修复站点”单位的古籍修复人员,从事古籍修复年限不少于2年,或曾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修复技术初级培训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