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古兰经》古代手抄本现身
【中华收藏网讯】日前埃及政府一支专门负责发掘、研究古代文献资料的团队在首都开罗以北约160公里的布海拉省发现一部珍贵的《古兰经》古代手抄本。
埃及宗教事务部长穆赫塔尔·戈马说,这一珍贵的《古兰经》手抄本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7世纪,发现地点是布海拉省首府达曼胡尔市一座清真寺附近。除经文外,还附有经文注解、注音以及其他珍贵的手抄文献。据悉,此手抄本将作为埃及重要考古发现公开展览。
(图文无关)
近期,埃及在考古及文物保护方面成果不断,但这也为政府部门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
本月3日,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出席了埃及考姆奥希姆博物馆重新开放揭幕仪式。这座博物馆位于开罗西南50公里的法尤姆省,始建于1974年,2006年因年久失修被迫关闭。经过10年的修缮和重新整理,博物馆终于重新开放。
法尤姆省过去几千年间一直是尼罗河流域富饶的城镇聚集地,也是埃及的考古重镇。目前,这座博物馆中展出314件在法尤姆省挖掘和发现的文物,其历史可追溯至史前文明时代。博物馆旁边则坐落着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时代的考姆奥希姆古城镇遗址。
“埃及从不缺乏珍贵的文物和重大的发现,但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文物部长阿纳尼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面临着经费有限、人力不足以及民众保护文物意识淡薄等各种挑战。”
“但埃及政府从未放弃过努力,即使在前几年政治动荡时期,考古工作也从未停滞。我相信,未来埃及还将在世界考古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也希望我们的工作有助于埃及旅游业复苏与经济发展,”阿纳尼说。
2011年以来,受政治动荡、安全局势不佳影响,埃及一直面临文物保护不当、文物被盗和文物走私等问题。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和著名旅游胜地,埃及政府一直致力于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并希望借此助动本国旅游业的发展。
今年10月下旬,位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首次展出425件1986年至2016年间缴获的走私文物。据悉,所有展品均由埃及文物部下属的埃及考古中央管理局驻陆海空等各口岸工作小组缴获。自1986年成立至今,埃及考古中央管理局已缴获约5万件走私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开罗办公室主管盖斯·法里兹对记者说:“过去30年里,埃及在打击文物走私和文物保护方面的成绩值得赞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愿在此领域为埃及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埃及文物部上月宣布,多国联合考古队在扫描位于开罗西南处的胡夫金字塔时发现“两处异常”,这为进一步探寻金字塔内部尚未被发现的密室提供了线索。与此同时,另一支由多国考古学家组成的专业团队正在对埃及南部帝王谷的图坦卡蒙墓穴进行扫描和研究工作,探寻可能埋藏在墓穴后部的墓室。
“埃及相关部门近期在考古和文物保护方面的举措是一个积极信号,这既意味着埃及正在摆脱政治动荡的阴霾走向稳定,也显示了政府的重视,”埃及索哈杰大学考古学专家亚森·泽丹对记者说。
“作为文明古国,埃及拥有丰富的考古资源,同时文物保护工作也任重道远。”他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