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也用朋友圈“专家”解难题
【中华收藏网讯】看记录陕西省不可移动文物地理位置的书籍,加入可解答盗墓“疑难杂症”的微信群,竟有人按此方法盗得不少文物。近日,2名盗墓男子及2名文物贩子被兴平警方抓获,还有一盗墓者在逃。
盗墓遇警察 他们还以为是来抢地盘的
几个月前,离兴平市西吴镇寨子村不远的一家砖厂取土点挖出古墓葬,这个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
“这一带汉代墓比较多,我们怀疑有人盗墓。”兴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东城中队民警魏启东称,村民并没将情况汇报给文物部门,也没联系公安机关。得知消息的民 警赶到现场,发现不少墓葬已被挖开,“我们推测嫌疑人还会再来”。经过一个星期的蹲守,9月13日晚9时许,有2名男子来到被盗古墓群附近,“见到警察他 们还以为也是盗墓的,还想抢占墓穴”。民警亮明身份后,将嫌疑人张某和杨某抓获。据嫌疑人交代,他们还有一同伙史某,他们在寨子村盗掘一处古墓葬,盗走3 件青铜器、50多块墓砖。随后,民警在嫌疑人杨某家发现2个陶罐及50多块墓砖,在张某租住处及其家里搜出3件疑似东周时期文物及大量专业作案工具,这些工具可探测是否有文物。
不过,那3件青铜器已被他们倒卖给了文物贩子。根据线索,民警确定文物在渭南和西安古玩市场,并于9月底将2名文物贩子抓获。据了解,民警在张某、杨某住处及2名文物贩子处共搜得14件文物。据专家初步鉴别,有东周时期的文物,也有汉代、宋代文物。
盗墓遇难题 微信群里“专家”帮解决
“应该不是第一次作案。”办案民警非常吃惊,嫌疑人张某和杨某是80后,史某还是90后,为何对墓葬很了解呢?魏启东介绍,据嫌疑人交代,他们在盗掘古墓前加过一个微信群,如果哪里有墓葬就相互联系,而且在群里还可以咨询“专家”,帮他们解决在盗墓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过民警梳理,微信群内有数百人,包括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地,范围比较广。
不仅如此,民警还在张某住处搜到一本复印的有关文物单位名录的书籍,记录了陕西省不可移动文物的地理位置。华商报记者注意到,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文物点名称、位置、年代及级别,有的还具体到距离某村多少米,其中位于咸阳的几处墓群和遗址被勾了出来。
据了解,3名嫌疑人都是兴平本地人,住在一个村子,都没固定工作。目前3人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兴平市检察院依法批捕,其中史某仍在逃。两名文物贩子因证据不足被取保候审。追回的文物价值还有待进一步鉴定。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