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发现2500年前越国青铜句鑃
流觞曲水,饮酒咏诗。从4000多年前夏禹会盟,到春秋战国时勾践建都,再到近现代鲁迅、朱自清等人才辈出,浙江绍兴自古就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22日,记者了解到,在书法圣地绍兴兰亭附近的河道中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句鑃。据悉,该句鑃是2500年以前的越国青铜乐器,系绍兴首次发现。
句鑃(音gou diào),作为响器,具有极其深远的礼乐文化内涵。句鑃这个名称未见于古籍,出自铭文,属于自称。据专家考证,“句鑃”之“句”,从器物功能和铭文的考释分析,有长寿之意;“鑃”字从“金”从“翟”,金文中有“翟”与“祭”连用之例,所以“翟”为一种祭名,宗庙祭祀之用。
“北郭外,路南溪北城者,句践筑鼓钟宫也。”据《越绝书·地传》记载,越王宫中设有钟鼓乐,而句鑃是钟鼓乐器之一,其乐声十分清脆,悦耳动听,为该时期吴越地区音乐文化所独有,不仅形成了七音阶体系,还具有独特的五音阶体系。
22日上午,记者在绍兴市文物局见到了青铜句鑃的真容:高43厘米,宽17.8厘米,器形修长,呈合瓦状,上宽下窄,素面,错磨光滑,黄色,其表面氧化层铮亮,长扁方形的执柄,近舞处有一段稍厚的饰圈,两边饰有兽目纹和勾连云纹,纹饰十分精致。乐器的平舞处,还有两个校音孔。整个青铜句鑃保存非常完整。
“句鑃是一种口向上,用木槌敲击的打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侃告诉记者,句鑃目前以长江下游吴越地区出土最多,但越国青铜句鑃在绍兴还是首次发现。
“这个句鑃具有双音特性,击打部位不同,声音的高低也不同。”刘侃告诉记者,其音色变化主要因为柄根处的饰圈,同时,乐器上饰有花纹的部位,使得句鑃顶部与木质座架有所隔离而不相接触,有利于句鑃鼓部在被击打时产生持久的共鸣余音。
“这次发现的越国青铜句鑃不是陪葬品,而是实用器,出土在河道中,俗称‘水坑器’。”据刘侃介绍,此次发现的青铜句鑃是2500年以前的越国乐器,用于宴享和祭祀,专供王公贵族使用,非民间所用。
在发现句鑃的不远之处,是绍兴兰亭镇古筑村,古称苦竹城。《越绝书》曾记载:“苦竹城者,句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这一带曾经有大量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印纹陶出土,包括春秋青铜鸠杖、商代玉戈、玉圭等国家珍贵文物;此外,这里还有保存完好的越国贵族墓。
刘侃表示,此次发现的青铜句鑃,进一步证明兰亭一带是越国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址,为人们研究越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