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爱好者齐聚里约交换奥运纪念章
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前,新一轮的奥运收藏热已经悄悄上演。当地时间8月1号,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念章收藏爱好者齐聚巴西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公园的门外,交换各自手中的“心肝宝贝”。
奥运会开幕前,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奥林匹克公园的门外就已经提前进入了奥运氛围。来自美国、冰岛、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各个国家的奥运纪念章爱好者齐聚这里,寻找心仪的藏品与人交换。人群中不乏一些“发烧级”收藏爱好者,满头白发的西德尼·马兰士就是位资深藏家。
(纪念章收藏家 西德尼·马兰士):“我参加过16届奥运会,其中15次都和别人交换了纪念章,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时候我还太小,当时只是跟着家人去欧洲度假,然后我去了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随后是1984年的洛杉矶,从那以后的每一届夏季奥运会我都参加了,从1998年的长野开始,我也没有错过任何一届冬季奥运会。”
“收藏圈”的规则很简单,想到得心仪的纪念章,你只能用别的藏品交换,不能用钱买。不过,如果谁手里拥有稀有的纪念章,那么交换“筹码”肯定也会水涨船高。但是也有人看重的是交换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纪念章收藏家 西德尼·马兰士):“我收藏的纪念章有1.4万枚,另外还有近1万枚专门用来和人交换,这次我到里约带了大概一千枚,迄今为止我已经和别人交换了五万到六万次,有时候你手上有他们非常想要的纪念章,但是他们手里的东西你已经有了,我还是会和他们交换,他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我再替换掉损失的那枚纪念章,这叫做频繁交易,我喜欢这么干,有些人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拒绝和人交换,宁可把它卖钱或者自己留着,我不会把多余的藏品卖掉,我更喜欢社交,我喜欢通过交换认识新的朋友。”
据了解,交换纪念章的行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出现过,最初它只是运动员之间表达友好的方式,后来慢慢转变成普通民众间互通有无、增进友谊的活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