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金丝楠艺术展月底国博举行

发布日期:2016-08-05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8401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三屏风独板嵌雕龙纹围子罗汉床   (清早期) 三屏风独板嵌雕龙纹围子罗汉床   (清早期) 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六件柜   (清康熙) 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六件柜   (清康熙)

  11月28日,由北京楠书房主办的《美成在久・金丝楠艺术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举行,届时将展出超过百件珍贵的金丝楠木经典器物,这也是中国第一场在博物馆以金丝楠木艺术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百件珍贵展品亮相国博

  在本月28日开始的展览中,将有103件珍贵的金丝楠木家具亮相,整个展出为时30天。对于普通大众以及诸多喜爱收藏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近距离了解金丝楠木历史、文化和收藏价值的宝贵机会。

  此次楠书房的《美成在久・金丝楠艺术展》在国博的展厅达到1400余平方米,分为楠庭集萃、心悟精微等多个主题,充满了优雅、古典文化气息。为了让参观者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和精髓,组委会还在展厅布置了一个中国式园林,此举是为了突出中国古代文人庭院式的园林氛围。让观众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展厅中感受到那份喧嚣的城市久违的淡泊宁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将展出9件金丝楠木传世藏品,其中包括明代夹头榫灵芝云纹大翘头案、明代金丝楠木柱础、清代康熙年间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六件柜、清代双龙捧寿八扇小围屏等珍贵金丝楠木家具。这也是这九件器物第一次向公众亮相,其价值到现在已是不可估计。

  此外,现场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古典家具的传承人张德祥先生和柯惕思先生,他们将在现场与参观者一起分享中国古典家具的艺术之美,以及很多不为人知晓的历史知识。届时在现场展出的多件古料新作的展品,均是张德祥先生和柯惕思的心血。每一件古料新做的展品均是经过至少7个月的雕琢才能完工,而之前必须用老榆木先做打样,再经专家反复修改,确定形制、线条、比例和神韵没有问题之后,才能选用金丝楠木进行制作。专家们如此耗费心力的制作器物,全是出于对珍稀金丝楠木老料的爱护与尊重,希望这批珍贵的木材可以物尽其用,成为能传承传统木作工艺的传世佳品。

  金丝楠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金丝楠木可以长到60米的高度,胸径可长达5米,古代常用作皇家建筑的支柱,此外金丝楠木木材稳定,经久耐用,冬暖夏凉,经阳关照射有金丝浮现。

  金丝楠木有着“文琦静谧,卓尔不群”的美誉,而在历史的很多文献中,都有对金丝楠木不吝的美誉。现在金丝楠木早已是国家的保护树种。而在历史上,包括杜甫、陆游等诗人和词人均留下了赞美金丝楠木的诗词。

  此外金丝楠木也是医学方面备受尊崇的药材。楠木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胃寒、中耳炎、霍乱等多种疾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有楠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巨者数十围,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

  对于本次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楠书房希望借此把它作为一次对公众的金丝楠木知识的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到金丝楠木不为人知的丰富的历史知识。此外在本次展览中,楠书房也全力打造了多个古代的书房环境,让更多人得以切身体会古代文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体会人与自然的融洽,体会以前士大夫清净淡然的生活方式,体会早已被忽略和遗忘的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和儒释道精神。

  此外由楠书房与故宫(微博)博物院倾力打造的中国第一本金丝楠木专著书籍《美成在久-金丝楠之美》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