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青花瓷
明弘治青花瓷
注释:图为故宫博物院藏“明弘治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明代弘治(公元1488—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年号)朝,前后共十八年前。史料记载,官窑的烧造活动不多,曾几度停烧青花瓷,但民窑的生产并没有受到官窑的影响,各种青花瓷生产仍然较多。弘治青花瓷从器形、纹饰到色彩都是继承成化青花的风格,因此,古陶瓷界历来就有“成弘不分”之说。
一、胎釉
器物胎体规整,修胎不如前朝精细,底多上釉,仅瓶、罐、炉多为砂底;盘碗等器物有塌底现象,圈足一般低矮,没有高底足器物。圈足光滑圆润,露台处有窑红,器物底部釉面由早期的白色过渡为灰色,到后期呈亮青色。
官窑器胎质与成化青花瓷相同。器物圈足比较光滑圆润,足墙较成化时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盘碗下榻或凹底,个别甚至致使足接触不到台面。釉汁纯净,浑厚的卵白釉和青白釉较多,特别在聚釉处闪淡淡的青色,釉面肥厚滋润。
民窑器前期胎质细腻轻薄,后期渐趋厚实。釉色有三类:1、肥厚莹润,呈淡湖水青色;2、釉较薄,呈青绿偏灰色,光亮透明;3、卵白色釉,腴厚凝脂,透明度差。挖足比成化时略浅,足较矮。
二、青料
青花色料与成化时基本相同,仍然采用国产平等青钴料,发色浅淡,不如成化朝典雅,少数发色浓艳的呈灰蓝色。民窑器多数为一笔涂抹的画法。
三、造型
官窑器以小件的碗、盘、洗、炉、瓶、罐和高足碗等。罐比较矮,肩由溜肩变为丰肩。诸葛碗是弘治朝创新的器形。
民窑器有卧足灯盏、菱口折沿盘、诸葛碗、长颈小瓶、象耳炉等。
四、纹饰
弘治朝的装饰纹样沿袭前朝,较为简单,以龙纹为多见,有五龙、九龙、团龙、云龙、飞翼龙、海水龙、穿花龙、荷塘龙、双龙戏珠等。动物纹还有海八怪、海马纹、海水瑞兽纹、狮球纹、松鹤纹、松鹿纹、松鼠葡萄纹、花鸟纹等。植物纹有折枝花果纹、石榴纹、莲荷纹、玉兰纹、菊花纹、芭蕉纹、栀子花纹、灵芝纹、牡丹纹、月影梅花纹、忍冬纹、如意云、莲瓣纹。人物纹有高士图、婴戏图、仕女纹等。还有吉祥语、诗文、梵文等。龙纹和前朝比较有变化,整体线条简单,龙身细、龙嘴变长、龙爪无力、眼睛大。所绘莲池游龙最有特色,莲池游龙又叫荷塘龙,是摹仿宣德时期的纹饰,从构图上看游龙处于莲池中显得不太协调,后代少见。
官窑器主要以花卉、动物、婴戏和仕女图较多。缠枝或折枝花叶密而小,菊花、牡丹花叶画个“个”字。龙纹叫成化时纤细柔和。
民窑器人物形象潇洒闲适,笔法纤细柔和。到后期则见浓墨重彩的粗犷线条勾画,题材以花卉、动物、婴戏、仕女为多。鸳鸯莲池纹比成化时简单。海螺纹笔致严谨,形象秀丽,鳞次栉比的水波中常缀以白莲。大云肩中常填以缠枝朵莲纹。波浪作叠浪(多三浪)击浪花状。
五、款识
弘治朝的官款大都是“大明弘治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六字间距疏朗,笔画柔和纤细,一改成化款硬朗遒劲的字体,没有成化的双框方款。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书款。
民窑有“壬子年造”方款、“大明年造”方款,“福”字方款和银锭图案款等。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