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远销海外却面临失传
“如今,所有的文化遗产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作为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我的工作就是不让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21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出身徽墨制作世家的周美洪,1979年8月子承父业进入老胡开文墨厂工作,研制生产成套的“集锦墨”。1984年,徽墨研究所成立,周美洪参与 徽墨制作技艺的深层次探讨和研究,后被评为工艺美术师,1992年任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徽墨研究所所长,开发研制超细油烟松烟墨,其代表作有《李廷 牌超漆烟墨》、《李廷 牌宝墨》、《贡墨》等。
一锭墨、一方砚、一管笔、一卷纸,文房四宝,自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至爱。在“中国徽墨之都”安徽歙县,周美洪几十年间默默为弘扬徽文化、为传承徽墨技艺坚守着。
为做好传承工作,他亲自在歙县成立的黄山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传习所”任教,培养了数百名学员。周美洪还和当地的行知中学合办一个砚雕班,为学员提供所有学费,条件是毕业之后到歙砚厂工作5年。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徽墨、歙砚行业后继乏人的问题。
如今,周美洪的徽墨生产公司拥有150多人,一年营销额在1500万元人民币左右,产品多销往日本。“销路不愁,企业这几年的效益算比较好的。特别是搭‘一带一路’顺风,徽墨的东南亚市场逐渐扩大,徽墨的销路打开了局面。”
“但远销海外的徽墨,如今却同样面临着传承的尴尬局面。”在谈到技艺传承时,周美洪摇了摇头说,制墨原料与从业人员越来越少是传承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徽墨在烟熏、火烤和捶打中诞生,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11道工序。周美洪给记者现场演示了徽墨制作过程,他笑着说:“繁杂的徽墨制作更是个体力活,而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挣些轻巧钱。”
周美洪说:“传承这种东西靠哪一个人、哪一代人都不行。”把这种工艺传授给不同年代人,才是让这项技艺不间断地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另外,要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项技艺,国家要提高在一线工作的技师们的待遇,承认一定的社会地位。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徽墨和歙砚的市场需求肯定是越来越大。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并解决好技术传承的问题,徽墨和歙砚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周美洪盼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徽墨、歙砚行业发展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上一篇:文玩收藏“六宜”准则
下一篇:中国古代砚史中的澄泥砚
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 收藏专业术语
- 行话术语陶瓷术语书法术语绘画术语古币术语青铜器术语玉器术语玉石术语拍卖专业术语古家具术语紫砂壶术语钻饰术语翡翠术语邮票术语漆器术语
- 瓷器陶器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陶瓷修复其它分类唐三彩青花瓷珐琅器粉彩
- 字画书法
- 基础常识真伪鉴定保存修复投资技巧书画流派常用术语文房四宝
- 玉石象牙
- 入门分类鉴定珍藏保养玉器文化和田玉象牙玺印
- 金银珠宝
- 白金钻石宝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银饰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
- 古家具
- 家具常识红木家具紫檀木黄杨木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阴沉木红酸枝杞梓木
- 古钱币
- 古币钱币纪念币发行公告历代货币近代钱币
- 奇石化石
- 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珊瑚鸡血石巴林石雨花石化石矿石
- 雕品
- 木雕石雕根雕牙雕竹雕漆器
- 邮票
- 集邮常识市场行情发行公告集邮工具邮品
- 紫砂壶
- 紫砂常识紫砂艺人紫砂工艺紫砂名壶
- 青铜器
- 基础常识青铜年表名称解释青铜名器
- 杂项
- 篆刻碑帖古籍善本鼻烟壶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