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 枝上鸲鹆 屏条 水墨纸本
展品名: | 朱耷 枝上鸲鹆 屏条 水墨纸本 |
尺寸: | 32.5×25.5厘米 |
起拍价: | 1,200,000-1,200,000元 |
成交价: | 880,000元 |
拍卖公司: | 天津市文物公司 |
时间: | 2014-06-20 00:00:00 |
备注: | 钤印:八还、熙载平生珍赏、劫灰外物 备注: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68页第22号印取自本画。 身居中纷繁世界,心系天外知音 —八大山人《枝上鸲鹆》立轴赏析 在中国书画作品中,八大山人朱耷的《枝上鸲鹆》立轴弥足珍贵,堪称精品,可遇而不可求,当为藏家关注的至宝。 “眼高百代古无比”,“书法画法前人前”是清代四僧人之一的石涛对八大山人艺术的赞誉,评价之高,世所罕见。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仍然用石涛的这两句话来概括,同样是那样的贴切精当,恰到好处。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家、诗人,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为四僧之冠。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生于明朝天启六年丙寅(1626),卒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享年八十岁。一生所用名号甚多,达到55个,以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开始使用的“八大山人”名声最为响亮。所谓“八大”,是说“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其霸悍之气横空出世,淋漓至尽。 八大山人天赋很高,自幼接受祖辈的艺术教养,八岁能写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十九岁时,清兵入关,他遭受到国亡家破之痛,忧伤悲愤无处发泄,由口吃而佯作哑巴,避居南昌西部的奉新山,顺治三年丙戌(1646)清廷下令清查明藩亲属,八大山人只好隐姓埋名,削发为僧,度过了近四十年青灯古剎的禅林生涯,八大山人在五十五岁时发癫狂病撕裂僧衣,五十九岁时回到出生地南昌,依托亲戚与朋友,走上了卖画自给、以艺为生的道路。 八大山人身负国仇家恨,与清廷不共戴天,他性格倔强,行为怪癖,内心充满苦闷,而他的画作则曲折地反映了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和巨大创伤,往往不落俗套。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表现安史之乱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景况。或诗或画,都是抒发作者感受、感情的手段而已。 八大山人《枝上鸲鹆》立轴横25.5cm,纵32.5cm,纸本水墨,鸲鹆也就是八哥。八大山人纯粹就用浓墨晕寥寥数笔写一只踞枝上的鸲鹆,只见这只鸲鹆凸胸驼背,全身羽毛向上翘起,眼睛瞠视前方,只以一足直立在枯枝败木上,别无其它,空旷、凄凉、孤寂、清冷之感扑面而来。这符合八大山人一贯的取景方式,他的取景,并不如传统中国画一样布置景深、勾画层次,而是如同特写镜头一样,采取“截枝式”取景,只取需要表现的审美对象入画,其它诸景则自动滤掉。所以,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并无景深可言,更无所谓平远等诸多构图名目,读者粗看好像会觉得单调些,但是如果能进一步细细品味,说不定会三月不知肉味。 八大山人笔下的鸟,最精彩的部分是瞠大的眼睛,眼中那股凶狠、不平、仇恨、鄙夷的目光,是八大山人最为传神之笔。八大山人画鸟的眼睛常用两种方法,一为浓墨黑点,一为框内加点,此立轴当为后者,鸲鹆的眼睛被画成方形的,眸子点在中间,留出的眼白很大,并且直瞠瞠地向前看着,透露出幽怨、测度、恐惧、绝望、复仇等等瞬间的人类心理活动。而八大山人只画鸟的独足也是与众不同之处,画中的鸲鹆着实令人不安,使人如临大敌、如陷对阵。此画用笔不过几处墨团,几笔钩勒,然而简约而不简单,观者自从看过此鸟以后,对其形象往往历久难忘,难忘这只情绪复杂、体态畸形的怪鸟。 八大山人六十九岁之前,“八”字署款形式为“〉〈”,六十九岁时才写成“八”。而画中“八大山人画”款识及“八还”朱印的“八”字都为“〉〈”,由此判断该画创作于1684至1694年之间。画作上还有清代书画家吴熙载和胡主静的鉴藏印。早在1935年该画就被编入日本株式会社兴文社的《南画大成》(第4册,1935年版,第891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被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八大山人画集》(第1册,1985年版,第3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八大山人书画集》(下册,1997年版,第15页)著录出版。上海博物馆编的《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68页的第22号印“八还”亦取自该画。 八大山人在世时,其画作并不被人看好,画价甚贱,然而是锥子总要冒尖,集执着、热烈、倨傲、坎坷、狂放、孤愤等等于一身的八大山人注定不会是中国艺术史上的匆匆过客,郑板桥的“横涂竖抹千千画,墨点无多泪点多”宣告历史发现了八大山人的真正价值,影响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自不用说,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等璀璨群星无不奉其为圭臬。 因而能有幸目睹八大山人《枝上鸲鹆》立轴确实令人精神振奋、激动不已。有心之人,将八大山人《枝上鸲鹆》立轴收入囊中,朝夕相伴,岂不是人生一大盛事? 出版:1.《八大山人画集》第一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八大山人书画集》下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3.《南画大成》第四册,日本株式会社兴文社,1935年版,第891页。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