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行书论书手札 手卷 纸本
展品名: | 何绍基 行书论书手札 手卷 纸本 |
尺寸: | 24.5×160厘米 |
起拍价: | 100,000-150,000元 |
成交价: | |
拍卖公司: | 北京长风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5-03-16 00:00:00 |
备注: | 款 识: 慈仁寺集。承论书及此,辄录近作,请诲定之,恕不及庄写。淳甫先生侍右。蝯启。 印鉴:严载、苍醅氏。 原装裱 作者简介: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蝯叟、猨叟;因其执笔悬肘,若开劲弩,故取李广猿臂弯弓之义,自称猿臂翁。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末碑学大家,被誉为清代第一。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曾充福建、贵州、广东乡试主考官。咸丰二年(1852)任四川学政。次年因条陈时务,降官调职。此后主讲山东泺物书院、长沙城南书院十余年。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主讲浙江孝廉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饮健游,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晚年寓沪,卒于吴县,归葬长沙南郊石人冲。出入于阮元、程恩泽之门,工经术词章,尤精说文考订之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书法具体颜真卿,上溯周、秦、两汉篆隶,下至六朝南北碑,皆心摹手追,卓然自成一家,且四体皆工,大小兼能。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自有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融厚有味;晚年人书俱老,已臻炉火纯青阶段。其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还掺入北碑及欧阳询、欧阳通险峻茂密的特点,追求《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使其作不同凡响。小楷又兼取晋法,笔意含蕴,行草书熔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亦自成一格。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草书尤为一代之冠,先后为人书楹帖以数千计,句无雷同。中年潜心北碑,回腕法异于常人,作品笔法刚健,传世甚少;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老年作品传世较多。亦善篆刻。晚年以篆、隶法写兰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偶作山水,不屑摹仿形似,随意挥毫,取境荒寒,得石涛晚年神髓。画必长题,题多佳句,惟不轻作,兴至为之,辄自毁去,故流传者少。与弟绍业 、绍祺、绍京并称何氏四杰。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钞》、《东洲草堂文钞》等行世。 鉴定专家:萧平、史秋鹜 鉴定证书:本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