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金星玻璃水盂赏析
“笔、墨、纸、砚”是人们公认的文房四宝,其实文房中还有“第五宝”,那就是水盂。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水盂有许多种材质,平日见到最多的要数瓷制水盂,各种通过玉石制作的水盂也并不稀奇,可是,玻璃材质的水盂恐怕就不那么常见了。
图上这件清乾隆金星玻璃水盂,长21.5厘米、高15厘米。水盂呈天鸡形,鸭嘴、羊须、凤尾,琢磨成俯卧回首状。羽饰精致华美,背上有一圆孔,腹内可贮水。造型奇特、制作精细、纹饰细致而精美,金星闪烁,华美异常,水盂以金星玻璃制成,用失蜡法制成(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即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实为清乾隆年间玻璃器的精品。
金星玻璃是一种在黄褐色玻璃体内蕴涵着细细的、金光闪闪的结晶颗粒的玻璃。制造方法与其他玻璃器不同,要先在坩埚内将金星玻璃烧成块料,然后运用琢玉的方法雕琢成器。金星玻璃的烧造技术源于欧洲,乾隆六年(1741年),清宫玻璃厂在西方传教士的指导下,烧成了中国自己的金星玻璃,并雕制了许多赏玩玻璃器和实用玻璃器。金星玻璃制品以圆雕器为主,多以写实的表现方法雕成器物,题材十分丰富。金星玻璃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和皇家气息,金光闪烁,富丽堂皇。
此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天鸡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古小说钩沉》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采用天鸡造型是取其神威以保平安之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艺术品行业:以立法破乱象,借周期迎新生
- 2025 ——2028 艺术品市场风暴来袭!
- 弘仁元“艺商联盟”--融入商圈, 将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 2025弘仁元・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征集公告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被时间放大的财富:古玩艺术品为什么悄悄改写了中国富人的资产版图?
- 什么是隐形财富?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当艺术品化身财富加速器:换赛道的游戏该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