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围观:中国新设计(图)

发布日期:2016-08-03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486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王隽

  每年4月中旬,中国设计界的中坚力量和品牌老板都会飞往意大利米兰,去看设计展。听他们回国后说起每年的新品,总感慨缺了点什么。

  遗憾需要时间来弥补。

  9月11日,“中国新设计”展在米兰落幕。持续了三个月的展览首度为意大利公众呈现一幅有关中国当代设计之绝对原创性和丰富性的全景图像,或许可以给米兰的观众们留下些新鲜的谈资。

  由UCCA策划、主办的这次展览,试图把中国年轻、民间、本土的设计产品带出国门。29位参展设计师,对于意大利甚至欧洲观众而言,绝大部分的名字都是崭新的,即便里头有张永和这样的知名建筑师,但是在餐具设计界,也算是“新人”一枚。展览从米兰出发,过一阵还将去往德国的科隆和柏林,展出半年。

  和诸多大牌云集的“热闹”相比,这次的展览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产品本身。实际上,多数设计师都非常年轻,因为去意大利的费用太高,他们并没有出现在米兰。让作品说话的意图,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了满足。

  谢东:不要为设计而设计

  谢东的作品很容易让人记住。材质是骨瓷,颜色是纯白,作品多是杯子、灯、烟灰缸等家用小物件,视觉上的第一感受就是褶皱。“‘脆弱 易碎’的褶皱构成了我的设计语言。应该说只要是‘褶皱’就令我着迷,我还在找它存在的更多的可能性。”

  送往意大利参展的作品里,水纹系列中的手帕灯“固定了一个正在流动的水的瞬间,从形象上看,更像是一块随意飘落下来的小手帕,体量很小,但充满细节;小蒜头灯“是材质转换的尝试,看似不那么柔软的蒜头在有了自然凹陷下给人柔软的感觉”;充气烟缸“把无形的空气包裹起来,并给予它形状,但尽管是打了包的空气仍然具有空气的特质,整个造型轻得就像不受地球引力的吸引”。

  谢东把对生活的细腻态度揉进作品里,表里如一,就像她的设计理念:“不要为设计而设计,不要戴着别人的眼镜看世界”。

  张永和:瓢碗瓢盆的世界

  提到张永和,多数人会自动跳转到“非常建筑”、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长城脚下的公社”主设计师。从来都被多数业内人士认可的一个观点是,建筑师可以设计一切。应香港某品牌的要求,张永和就设计起了“葫芦形的餐具”。

  他取材于中国北方农民将晒干的葫芦剖半用来舀水淘米,以骨瓷与不锈钢为主材,进行角度不同的切割,产生了弧形曲线,大小形状各异的碗碟,在餐桌上并排时紧密相依暗喻着家的融洽与圆满。

  “瓢的材料是植物的果实,是手工业时代的产物。瓢是无法在当代的设计文化、工业生产方式以及进餐习俗的语境中复制的。我们引入餐具设计的,是切葫芦的概念。建筑师对材料的职业性敏感对产品最终的质量也起了重要作用,我们选定了精细的骨瓷,是想完成从手工到工业,从农村到城市,从传统到当代,从粗犷到细致的一系列转化。”

  模范镇:有趣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