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历史博物馆9月开建 征集文物已超万件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张冬冬)中国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乔卫19日在此间透露,9月6日,中国侨联将在北京举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舍工程奠基仪式,计划建设周期18个月。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由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于1960年提出倡议,2005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建设法人是中国侨联。乔卫介绍说,项目选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征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设规模12700平方米,馆舍建设计划投资2.2亿元人民币,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计划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
“自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将要建设的消息传出后,6年来,海内外侨界反应热烈。”乔卫说,截至目前,主动捐款捐物者已达到近5000人,无偿捐赠文物已超过万件,目前捐献活动仍在继续。所捐文物多有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亦有属国内首见的华侨文物。在馆舍奠基仪式之后,还将举行接受捐赠仪式,届时,将有珍贵华侨文物现身其间。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黄纪凯此前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海外侨胞感情认同和感情寄托的平台,也是联系海外侨胞的文化窗口。收藏华侨华人社会的历史文物,展示华侨华人社会的产生与发展,针对侨的特点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基本功能。”
据悉,目前中国内地开馆的华侨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已有10余家,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南方传统侨乡居多,各馆的专题和地域特色比较突出。主要包括福建的厦门华侨博物院、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长乐华侨博物馆,广东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梅州华侨博物馆,江苏的南通华侨博物馆,黑龙江的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等。
“华侨历史文物具有时间跨度长,分布地域广,涉及题材多等特点,依靠单一机构或少数机构,很难做好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乔卫透露,9月7日,中国侨联将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以国内现有华侨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为组成单位,通过业务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乔卫表示,华侨文化遗产源于中国,衍生于海外,具有中华文化的主体特征,同时吸收海外文化的合理元素,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中国侨联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将联合国内外各界,努力开展华侨文博事业,为侨胞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完)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