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年展再现写实绘画展开幕



在多媒体、装置、行为、观念等层出不穷的艺术样式越来越多地占据主流艺坛空间的时候,从某种角度而言,“写实”几乎成为一种奢侈,在大多人印象中,这样的词更多的是与“保守”和“观念落后”结合在一起的。
由2011成都双年展组委会、成都现代艺术馆主办的“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昨天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开幕,让人意外的是,汇聚艾轩、罗中立等80多位重量级艺术家的这一大展重新扯起“写实”的大旗,而参展的不少70后或80后新生代画家同样把目光对准了当下的生活。或许,对写实主义的迷恋其实是中国艺术家根深蒂固的一种情结。
过时是对“写实”的误读
“‘写实’某种程度上被视作过时的表现,这其实是对写实的误读,因为写实绘画是最为亲近、最易阅读、最具深厚观众基础的表现形式,写实可以呈现的是与当下的一种呼吸。”此次展览的艺术总监、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冯斌说。
这一大展一共分为两大部分,主题展有230件参展作品,新人特展则有280件作品,主题展涵盖了艾轩、杨飞云、罗中立、庞茂琨等中国写实派油画家的顶级作品。艾轩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油画《有志者》是这次展览的重头戏,这幅油画展现的是一位穿着白衬衣、挎着军用水壶、拄着拐杖的年轻女孩,在图书馆一角,站着认真看书的场景。此外,还有艾轩描绘藏区的系列油画《无尽原野》、《还是那个秋》等,在艾轩的这些写实作品中,人与自然是永恒的主题。
这些画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坛开始出现一批具有民族、文化、乡土甚至浪漫特色的写实绘画作品,如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那样的一派朴素纯真不知打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
冯斌表示,虽然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界很热闹,但是很多老百姓面对抽象、隐晦的当代艺术时,经常会无法读懂,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们就是要让大众进一步和艺术产生亲密接触。再现写实,是想让观众通过欣赏写实作品,重新走近当代艺术。”
开放、多元地看待“写实”
写实主义油画在当下一直受到收藏家的青睐,此次展览上艾轩的作品就全部借自藏家,“因为画家手上已经没有画了。其实无论是罗中立,还是艾轩、何多苓,他们当时的作品其实更多的依然是思想层面的,而并非是技术型的,今天来说,‘再现写实’其实依然是思想层面的,我们想提醒的是,艺术家依然是知识分子,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应当是与当下共呼吸的。”冯斌说。
事实上,从此次展览的一些新生代画家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关注现实的人文性思考,比如阎沙子安的《中国影像――祖国的花朵系列》,描述的是画家在乡村支教时遇到的孩子与他们的梦想,展览现场包括画家所绘的孩子巨幅肖像与孩子们自己稚嫩天真的自画像,自画像上方写着孩子们的未来之梦。
回溯中国写实主义的传统,正如美术批评家栗宪庭所言,“五四”时期,中国打开国门引进西方的文化,本来是为了与世界同步,想要中国走现代化道路的,但是,一打开国门,中国人的触角就选择了西方开始丢掉了的古典主义,从音乐、美术、建筑、文学都是拿古典的,美术就是要用写实主义代替文人画,而在写实主义的模式中,从徐悲鸿等人拿来的法国模式,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自然转变为接受苏联老大哥模式的影响和改造。
冯斌认为,直到现在,在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中,苏联写实主义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努力进行改革,而此次“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呈现的其实也只是一种“写实”的概念,他们策展的思路依然是希望以更开放、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写实”,从而再现写实不可磨灭的经典魅力。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