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巴洛克画展讲述意大利经典

发布日期:2016-08-03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015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波旁的玛丽・克里斯蒂娜公主肖像 波旁的玛丽・克里斯蒂娜公主肖像 圣本尼迪克特的幻觉 圣本尼迪克特的幻觉 有石榴、葡萄、无花果、苹果和花的静物 有石榴、葡萄、无花果、苹果和花的静物

  文 付裕

  对于西方艺术的细致分类与了解,一直是中国观众症结之一。推崇西方的艺术与文化,又不明晰其基本风格和典型表达,也着实令人叹息。

  具体说来,以意大利艺术为例,中国观众对其式样的热情似乎远远超过了对其典型艺术风格的把握,而这,也不免给人留下可乘之机。

  溯本逐原,对于西方艺术经典风格的了解,不能期待速成。走进博物馆和美术馆,看实物,练眼力,详细了解西方艺术的经典范例和表现风格,提高自身艺术修为,才能防止欺骗。

  “重返巴洛克――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目前正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这虽然不是中国观众熟悉的“文艺复兴”,但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同样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此次在京展出的40余幅作品,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典型风格。

  巴洛克风格:展示17世纪欧洲的时代风采

  作为一个词汇,巴洛克原指一种不规则的珍珠。而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则特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形式。

  纵贯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形式,综合体现在文学、绘画、音乐、建筑、服装等等综合艺术形式之上,既有宗教特色又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当然,巴洛克时代并不仅是指意大利,也包括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对这个时代而言,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上接文艺复兴,下启洛可可时代,成为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之间桥梁,往往被世人称作“巴洛克时代”,进而成为17世纪欧洲艺术的时代符码。

  相比强调用四平八稳的方式来表现,巴洛克艺术充满了对和谐均衡和比例美的一种重掘,经常出现一种所谓的、不稳定的一种构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教授表示,而相比克制、中庸的古典态度,巴洛克艺术中充满了激情的表达;此外,巴洛克艺术的动态,使得画面好像是一个过程当中的动作的定格,有一种前后的、连接性的理解乐趣。此外,巴洛克艺术家已经突破了题材的固有含义,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走进美术馆:寻找艺术经典的示范

  今年6月,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展览刚刚结束,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又走进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意大利艺术在国内所受追捧可见一斑。

  对此,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副馆长冯光生表示,由于与意大利文博部门的长期伙伴关系以及国内观众对于意大利文化了解的需求,因此,国内艺术馆,尤其是世纪坛艺术馆在近几年内组织了多场相关展览。同时,受益于意大利工作人员的严谨治学态度,“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与唯美”、“从莫奈到毕加索”等展览,也带给观众不同的文化艺术体验。

  虽然如此,但相比而言,中国观众对于西方艺术形式的了解还不够深刻,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也没有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掌握相关艺术经典风格,才能真正打开了解经典艺术形式的大门,冯光生表示。

  展览名称:“重返巴洛克”――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

  展览地点: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