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平地下党员名册首次公开
今天上午,“一切为了人民”――北京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展览在世纪坛隆重开展。
在世纪坛6000余平方米的展厅里,1500延米的展墙上,展览的主办者北京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党研室、北京市档案局,用1500多幅图片、400余件实物,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恢宏历史的大背景下,串起了中共北京党组织的历史足迹,回放出一个个风雷激荡、震撼人心的永恒时刻。
1924年的电影胶片
一段黑白的视频资料,在复原的李大钊北大红楼办公室的墙上屏幕中滚动播出。画面中的李大钊先生,身穿一身紧领紧身的制服,胸前佩戴着共产国际的徽章,乌黑的头发整齐梳往脑后,双目炯炯,挥动手臂,疾声讲述,听众热烈鼓掌。视频虽然只有几十秒,而且没有声音,但当今的人们仍能从清晰的画面中感受到李大钊的革命激情。
感谢苏联的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这段弥足珍贵的画面。讲解员说,李大钊1924年9月22日在莫斯科大剧院演讲的这段电影胶片,一直保存在俄罗斯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里,直到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的电视文献纪录片时,才从档案中发现。
身份特殊的地下党员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北平城里有一批潜伏在敌人心脏里的中共党员,他们为理想奋斗,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今天,中共北平地下党员的名册首次公开,同时首次展出的,还有169位地下党员年轻时的照片,以及北平市委组织部接转地下党员组织关系的信函和大量地下党员的资料原件。
照片中有一位地下党员阎又文,1928年入党,公开身份却是傅作义先生的机要秘书。他向党中央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1962年去世也没公开。1997年7月10日,罗青长在北京日报发表长篇文章回忆这位战友,他的身份才被世人知晓。展览通过这篇回忆文章,以及毛泽东签署的阎又文任职委任状、他穿过的军大衣等实物,讲述了这位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的事迹。
照片中还有一些身份特殊的地下党员,如傅作义的长女傅冬菊、蒋介石幕僚陈布雷的女儿陈琏、国民党北平市长熊斌的儿子熊健等,他们完全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却义无反顾地加入共产党,甘愿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冒生命危险。
有声有色的12个实景
展览精心搭建了12个实景,并在声音、历史视频、音乐等配合下,让观众如身临其境。
昏暗的灯光、呼叫的警笛、急促的电报声,场景与音效配合,当年笼罩着白色恐怖氛围的北平街巷,仿佛就在眼前。
一个30米长的通道及两边1 人多高的大屏幕上,满载解放军的坦克和卡车入城,人群欢呼,载歌载舞,毛泽东西苑机场阅兵,开国大典,“北平新生”的一幕幕,永远激荡人心。
筒子楼里,三开门衣柜、飞鸽牌自行车、蜂窝煤炉、缝纫机、简陋的桌椅和厨房、挂在墙上的大蒜、挂着布帘的公厕等,真实地还原了曾经的生活场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用投影仪营造的装饰豪华的现代家居,里面液晶电视、电脑、碟片、时尚沙发等一应俱全。
展厅里有一个“前门大碗茶”茶棚,观众可在里面坐下来休息,在品尝真正的大碗茶的同时,体味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
将刻进光盘的心语
展览设立了6块手写屏,用于“向党说句心里话――百万党员寄心语”活动,观众可在上面写下祝福语。所有寄语都将刻进光盘,由北京市档案局永久收藏。
展览开幕前北京市已下发给党员130万张寄心语明信片。在现场,观众也可以投递寄心语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会同时盖上中南海邮局、世纪坛以及展览组委会的邮戳和印章。明信片的“寄语联”经整理后将收藏,“珍藏联”将寄返给发信人留作纪念。
本报驻北京记者 杨丽琼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