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角书原来是这个样


从5月8日至5月14日,一场名为“故纸温暖:民国最美图书私人典藏展”在深圳罗湖万象城一楼中庭展出,首次集中高小龙、南兆旭近二十多年来收藏的民国出版物。
本次展览,展品涵盖了民国时期的书籍、杂志、画报、广告画等,民国最著名的《良友》,发黄的《大众》,上世纪30年代的《资本论》,鲁迅、丰子恺等大家亲手设计的图书等等,都在其中。
这批图书的收藏者之一南兆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国初年是汉文图书封面设计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1909年之前,汉文图书都是线装书。1909年之后,现代印刷出版业的兴起,以及新文化运动发出影响,汉文图书才开始有了封面。因此一开始受西方影响特别大,设计的风格图案、人物面孔、衣物穿着等等都非常西化。直到1920年代中后期,传统、“中国”的封面设计才开始出现。民国时期有种流行很广的“一角书”,开本很窄,是给刚识字的人读的大众读物,比如只截取《水浒》中的一段“三打祝家庄”,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封面则是中式的年画,这是中国最早的口袋书。还有当时“鸳鸯蝴蝶派”作家,如张恨水、徐天啸等人的书,封面都特别有意境,比如柳树下两个打着伞的背影,几笔勾勒出的女学生的面孔等等,很多风格情调都是我们今天模仿不来的。还有1926年创刊的《良友》画报,20年间,以八开本刊行,共出172期,可称为近代中国百科式大画报。当年就有评论说:“《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
布展时,就不断有人挤进来看,展览开幕当天进场参观的人数达到了2000人次。特别是年轻人,十分好奇民国时期的人物、服装、气氛,有一种遥远的新鲜感。一位老人在看到自己少年时读过的书时,十分激动,专门去楼上商场买了相机,一张一张地拍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