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深圳博物馆看山西古佛像

《法相庄严――山西博物院藏佛教造像珍品展》目前正在深圳博物馆老馆一楼展出。一楼两个宽大的陈列厅里,来自山西、从中国北朝至隋唐的55尊佛教造像,似乎在给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佛学故事。此项展览是由深圳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联合举办,展期4个月。
4月20日起,本报记者独家随深圳博物馆的专家赴山西博物院采访,并最终接收了这批文物来深展览。山西博物院研究员、副院长李勇先生此次专程赴深参加揭幕仪式。在展厅里他告诉记者,来展的佛教造像里面,国家一级文物23件,其余的32件,大抵因近年出土的关系,还未来得及请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给定级,32尊佛像的文物价值与收藏价值也是上乘的。
他给记者重点解说了几件有代表性的文物,“这件榆社县福祥寺出土的东魏菩萨立像,是北魏石雕佛造像之精品,姿态婀娜,神情安详,给人以清新悦目、超然脱俗之感;这一套3件、介休市出土的隋代绿釉菩萨立像,是灰白泥捏塑的,除脸、手、足露胎而外,其余部分施绿釉,三位菩萨都是站立,虽然姿态略不相同,但都是束发高髻,眉清目秀,身材纤弱,满饰璎珞,腰部微曲,衣带飘逸;这件五台县佛光寺出土的涂金彩绘佛半身像,螺发,发中嵌有髻珠,面庞圆润,下颌丰满,虽然下身残断,但仍是唐代佛教造像中的珍品”。
记者注意到,一些造像的背部、方床、台座上镌刻着文字,如北齐时期“郭策珍佛坐像”,方床上刻有“天统三年八月八日佛弟子郭策珍为父母敬造观音像”;隋代“张世兴造观音立像”的台座上,刻“开皇元年九月九日佛弟子为亡妇造观世音”等等。55尊造像中,居然有17尊带有类似的文字,这反映了什么世象呢?
李勇说,此17尊,大抵是当时民间信佛之士所造,铭文里都是为亡灵祝祷、为家人祈福的内容,这就不能不说起北朝到隋唐这四五百年的历史。北朝时期的中原,战乱频仍,社会失序,佛教成为乱世百姓的精神寄托,人们对现实的无助和对未来的憧憬,促成了北朝佛教的空前发展,开窟造像,并刻写上自己的祝愿,已经蔚然成风。唐代脱于北朝至隋的混乱格局,百姓们也继承先代的佛教遗风,物质生活的充足,再加上一流匠师的参与,佛事愈加鼎盛,造像风靡中原,人们把祈求盛世延续的文字也刻写在造像上,从这些造像上,我们依稀可以感悟到热爱和平、安享福寿的民风民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