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作品走出美术馆
青年艺术家戴耘的“砖系列”雕塑作品在深圳中心书城的城市艺廊展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艺术作品走出美术馆,真正来到市民中间的展示方式,成为这个展览的亮点。
中心书城目前是深圳的文化地标之一,是深圳市民购书和购买其他相关文化产品,同时进行休闲消费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举办当代艺术展览,与美术馆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愁没人参观。这种看似不专业的展示地点,却能收到专业美术馆所无法企及的人流效果。
让当代艺术和生活场域发生关联是这些年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动向,“走出美术馆”也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口号。人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的展览越来越多地开始出现在都市的商场、居民社区、校园和厂区、大型商业展会、地铁等公交交通工具中,甚至在乡村市集里……这种活色生香,与生活相契的展示方式,越来越成为当代艺术新的生长点。
走出美术馆不仅仅是展示空间的转移,更重要的是当代艺术作品本身的平民化和生活化的创作倾向。
拿戴耘来说,从古城西安来到深圳,他需要针对新的生活环境,重新建构自己“深圳经验”。直到有一天,他尝试用红砖做了一辆能打开车门,能转动方向盘的特大汽车,这使他的雕塑创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种和当代都市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方式出现了,这就是戴耘的“砖系列”,也是他真正作为“深圳”艺术家引起人们注意的开始。
他用砖创作的雕塑作品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人们熟悉的生活用品:汽车、洗衣机、沙发、罐头等等;第二类是新物种系列,这个系列是在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出现以后可能会出现的虚拟动物的形象。
他的第一类作品应该可以看作是一个现代都市的物质主义现实给戴耘留下的深刻印象。在内地城市,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在深圳,人与人的关系相对简单,人与物的关系则更加突出。人们在这里感受最深的是物质、金钱、消费对人的压迫。
第二类作品同样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关,克隆动物和植物,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都市人群而言,无论是福祉还是潜在的隐患,都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人群必须共同面对的。
戴耘的这些作品在材料的使用上别出心裁,采用了红砖、青砖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建筑材料。这些普通、廉价的材料,一经制作成为雕塑,其意义不仅扩充了雕塑材料的表现空间,还使它具有了浓郁的东方色彩。这种在中国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一旦用来构筑各种都市生活用品的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奇。当这些雕塑和“砖”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惊赞”,可能是普通观众对戴耘作品最突出的反应。
戴耘作品的制作非常讲究,尽管砖这种材料本身是粗糙和不精致的,但是,一旦它转化为雕塑材料的时候,发生了由粗糙到精致的神奇变化。相对于一些过于观念化而失去了制作感的当代雕塑作品,戴耘的这种精致化的处理方式也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它与深圳这座城市浓郁的设计氛围和对高质量、精细化的生活细节的要求也是相当契合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