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私藏首次走进国博
新国博昨天免费开放6项展览
收藏家徐其明提供近百件展品
浙江私藏首次走进国博
本报记者 林梢青
“浙江收藏”再一次震动了全国。昨天,完成改扩建的北京新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6项免费展览,包括《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陈列、《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专题陈列、《潘天寿艺术展》等,这其中,《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专题展的大部分藏品来自私人收藏而尤其引人瞩目。
这位私人收藏家便是浙江知名瓷器收藏家徐其明。国博馆长吕申章在开幕式上说,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与私人藏家合作举办展览。消息传来,浙江文博界都很关注。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认为,这体现了浙江民间收藏在全国的总体实力。
近百件展品个个堪称“高精尖”
国家博物馆经数年改扩建,于3月1日重新开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专题展展出的136件文物中,近100件来自徐其明的私人珍藏,主要是历代鼎盛时期宫廷瓷器瑰宝,分为青瓷、颜色釉瓷、青花瓷和彩绘瓷4个部分,展期一年。
徐其明说,这近100件展品是他近20年瓷器收藏中的一半,其中有70%是一级文物,90%以上从国外拍卖会上竞买而得,个个堪称“高精尖”,可以让广大观众在短时间内通过展品了解各个瓷器品种的演变过程,全面欣赏我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
国博馆长吕申章表示,这是国博首次与私人藏家合作举办展览,他期待更多的私人藏家在国博展示高质量的藏品。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界泰斗耿宝昌对展出的藏品及慈溪民营企业家此举高度评价:“一流的陶瓷艺术珍品,件件精美,堪称绝佳。这是民间藏家给首都人民送来的厚礼。”
私人藏品要走进公共博物馆,需要专家的严格鉴定和审议,徐其明和国博方面花了近两年时间准备,而且国博还邀请了国际顶尖设计团队策划布展。
私藏走进国博是刚刚开始
徐其明的个人收藏在收藏界引起轰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7年,他的个人收藏展“徐龙珍藏历代名瓷展”在浙江博物馆开幕,就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观众。当时,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还极其罕见,而这样大规模高质量的私人收藏个展,几乎堪称中国首创。
昨天记者连线徐其明,尽管屡屡在国外高端拍卖会上成为热门人物,但能在国博办展,依然令徐其明为之“心跳”。他说,自己的收藏能够走进国博,主要是因为藏品“传承有序,都是高品级的”。徐其明的藏品基本都来自于大型拍卖会,在2004年的香港苏富比艺术品拍卖会上,他一人就揽得两件珍品:价值450万港币的清雍正粉彩桃纹盏和价值400万港币的元代青花龙纹罐。
“其实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些公司的收藏、私人收藏走进公共博物馆是比较普遍的,而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徐其明坚信,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国人收藏走进公众视野。
浙江藏家开始享受“众乐乐”
徐其明在国博的展览也成为浙江文博界的热门话题。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说:“私人收藏走进国博,无论对于国博还是私人收藏家,都是一件双赢的事。国博能够邀请民间收藏展出,表现出了国家级艺术殿堂的包容与开放。虽然国博有105万件藏品,但依然有其局限性。民间收藏中有一些藏品是公共博物馆所缺少的,让民间的资源来到公共博物馆,让公众分享,可以弥补公共博物馆收藏上的不足。”
“国博如此的积极姿态,对民间收藏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这也是对浙江民间收藏实力的充分肯定。浙江民间资金雄厚,收藏氛围浓厚,浙江的收藏家有这个实力。现在他们走出了‘独乐乐’的圈子,开始享受‘众乐乐’的快乐,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陈浩说,除了徐其明,浙江的实力收藏家还有很大一批,“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与私人藏家合作举办展览,也体现了浙江民间收藏在全国的总体实力。”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